中考网 发表于 2018-3-16 19:54:22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大纲变化情况解读

[*]

          -->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已于日前发布。语文学科,与2017年考纲比较,有些许调整。
       
          一、编写说明
       
          内容与2017年一致。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
       
          变化1.
       
          2018:在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
       
          2017: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
       
          简析:表述更为精准,突出“基础性”,更符合中考的性质与“两考合一”的现实。
       
          变化2.
       
          2018: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例如,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017: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例如,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简析:表述更加全面,切合实际,以往试题中已出现对段落作用的考查。
       
          变化3.
       
          2018: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2017: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简析:表述更加合乎逻辑,且与后面的相关表述(在写作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一致。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变化1.语文积累
       
          2018:删除4.熟练使用《新华字典》。(D)
       
          简析:中考语文允许使用字典,其利毋庸多说,其弊也显而易见。删除此条,是在释放什么信号吗?让字词相关知识能力的考查更有意义,也是对当前初中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纠偏——识字、写字还是要回归“扎实”的正道。
       
          变化2.阅读
       
          2018:12.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B)
       
          2017:12.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B)
       
          简析:要求更具层次性,也符合安徽常出现修辞方法辨识题的实际。

zkfive 发表于 2018-3-16 20:37:33


          
[*]
/collect/201803/16/095105_5aab2309861b153.jpg
          -->
                       
       
          变化3.阅读
       
          2018:13.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B)
       
          2017:13.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B)
       
          简析:同上述“考试性质与目标”中的“变化2”。
       
          四、例证性试题
       
          2018年考纲上例证性试题进一步简化,基本都是近两年的中考真题,删去了一些相对陈旧的题型和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
       
          1.文言文阅读的两个例证性试题均为两篇(段)比较阅读,一为2017年真题——课内外比较,一为2016年真题——两段课内比较,舍弃了单篇阅读的形式。
       
          2.写作的例证性试题终于弃掉了曾经昙花一现如今已多年未见的“话题作文”,代之的是近些年安徽中考中相对流行的“选词型”作文,属半命题,给四个词语,可任选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一般来说,所给的词语大都是中心词,可选取其中一个自己理解和感受最深刻的词语来写。
       
          五、附录
       
          1.优秀古诗文
       
          在《课程标准》推荐的50篇范围内做出如下调整
       
          文言文:不列入2018年考查篇目《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杂说(四)》《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相比2017年考纲,《三峡》列入2018考试范围、《杂说(四)》不列入2018考试范围。
       
          古诗词:不列入2018年考查篇目《蒹葭》《观刈麦》《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相比2017年考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列入2018考试范围、《游山西村》不列入2018考试范围。
       
          2.课外读物书目
       
          仍规定8部文学名著作为考试内容:
       
          1.《水浒》施耐庵
       
          2.《西游记》吴承恩
       
          3.《朝花夕拾》鲁迅
       
          4.《繁星?春水》冰心
       
          5.《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6.《安徒生童话》安徒生
       
          7.《名人传》罗曼?罗兰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018年《名人传》取代了2017年的《海底两万里》,其他七部不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大纲变化情况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