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北京中考生物试卷分析
一. 试卷整体分析
2018年是新中考的第一年,也是生物学科首次进入中考的一年。试卷整体比较简单,考查的知识内容紧扣考试说明,并结合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内容进行考察,要求学生对于生物学前沿知识有一定的认知。
第1、2、3、4题考察的内容主要围绕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6、7题考察个体的生命活动的相关器官和系统的作用。第3、8、9、10、11题的内容围绕着生殖发育类型,与基因相关的分子遗传和生物育种进行。第8和第10题中关于基因库和育种的内容在每章节最后的科学·技术·社会中有相关知识的延伸,所以在未来的生物学习中,落实掌握好书中出现的细节知识点也十分重要。12题关于学习行为考察的要求依旧是处于基础水平。13题要求对于图中信息的有一定的理解,但题目选项设置比较浅显,依旧难度不高。14题将传染病及其预防和进化的内容进行了结合考察。15题对发酵技术的考察要求不高,并没有深入到对应的发酵生物细胞结构、发酵的具体过程等内容,而是简单的细胞种类对应发酵产物名称。选择题整体考察内容较为简单,但是仍需仔细作答,以免因为阅读内容较多而看错答错。
填空中的5道大题,第16、17题考察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七年级上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和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并且第17题结合了对于图表的读取和分析内容,需要把握好题目给的信息。第18题考察了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题中给定的图表也提供了一些信息,难度不大,比较好作答。第19题的难点在于对照实验的设计和相关原则,但在平时的模拟题目中相关问题也经常出现,所以只要对实验探究内容掌握扎实就比较容易解答,难度中等。最后的科普阅读题目把动物的行为和去年诺奖的热点内容“昼夜节律”进行了结合,其中第三问有难度,要求在对昼夜节律理解的基础之上,灵活的分辨题目中所出现的几种方式哪个才是年节律,并且在阅读材料中并没有明确“年节律”这一概念,所以找关键词是行不通的,关键在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辨。
二.考点分析
题号
试题内容考点
难度(五星评定)
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最小单位
★
2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
3
植物体结构
★★
4
显微镜使用,动物细胞观察
★★
5
生物体发育的起点
★
6
神经调节
★★
7
动物体的运动及相关系统
★★
8
基因库,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
★★★
9
性别决定
★★
10
诱变育种实质
★★
11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营养生殖
★
12
动物的行为——学习行为
★★
13
生物进化
★★★
14
健康的生活
★★
15
传统发酵技术
★★
16
生态系统的成分、被子植物特点、食物链、种间关系、非生物因素
★★
17
种子萌发、植物体营养获取
★★
18
心脏结构、体循环过程、毛细血管特点
★★★
19
食物消化、对照试验的设计、实验结果预期
★★★
20
节律行为、激素调节
★★★
三.19届考生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十大知识模块
2.题型方向
(1)选择基础:基础知识的理解、图像分析和思辨能力
(2)16、17、18题: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
(3)实验探究:图像分析和实验原则
(4)科普阅读:信息获取,积累近年的生物科学前沿知识时事热点
3.学习方法:
(1) 重视课堂笔记和课后笔记的复习
(2) 错题知识点的整理
(3) 做题过程中的圈点勾画
(4) 每周最少一次生物复习(半个小时以上)
四.新初三全年复习规划
时间
知识模块
主要知识内容
暑假
生物与环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生态系统
3.生物圈
4.动植物的细胞结构
5.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植物分类
7.被子植物的一生
8.植物生理作用
秋季
生物圈的人
动物的分类
1.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各大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2.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特征与区别
寒假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微生物的分类
生物多样性
1.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三种行为方式
3.细菌、真菌、病毒结构和繁殖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
春季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技术
实验探究
1.各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
2.分子遗传
3.发酵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育种、仿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