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中考跨区考试相关问题
跨区考,就是学籍和户籍分离的同学选择回户籍地参加中考。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学籍所在区参加中考的学生不论学户籍是否分离都不是跨区考生。对户籍和学籍分离的考生,选择户籍所在区中考,只要在中考报名时户籍在学生选择的考试区县即可,最晚时间限制在1月底左右。(2018届中考报名的网上确认时间是在1月14-15日)
一、跨区考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跨区考主要博得是裸考,跨区与否对自招没有太大影响(理论上跨区考是可以参与到初中学校的推优的,但是再实际操作中有的初中不给跨区考生推优资格例外),而裸考除了中考分数,别的什么都不看,所以,跨区考的同学和家长博的就是同样的中考分数在上海不同区竞争力大小的不同!
其次:跨区考生可以在学籍地参加体育考试以及中考。这就意味着孩子不会因为考试环境而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发挥。
最后:跨区考的志愿填报是按照你所跨的区的招生计划进行的,即跨区考的志愿填报跟随所跨的哪个区。
二、跨区考带来的机会
1、学生因为搬家等原因,可以就近读高中。
2、利用两个区县之间高中教育质量的差异,相同分数在不同的区参加中考录取,可以提升升学的档次。
三、跨区考选择的一些原则
(1)学生的水平层次及家长的目标(文末有详细的档次分析)
这里只讲两个情况,普通档和市重点(四校档次)
1.普通档,本区竞争过于激烈,跨区是为了能够上高中或区重点。那么家长需要考虑的是所跨区的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这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2.市重点档次。这里详细分析下:
裸考进四校的话,这时,你应该选择徐汇—上中;杨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浦东—华二。在你能选的两个区中,选择相对四校零志愿名额较多的那一个;同时考虑是否能够在一志愿博四校。
定位一般市重点的,那你要选择的是市重点相对较多的区,可以参考一下去年各区市重点的录取分数线;
对于同样两个区,不同成绩定位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如在浦东和黄浦之间,如果你只是想进入市重点,那么你可能会选择黄浦,但如果你孩子是只要有高中上就可以的话,那么浦东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虽然大浦东的考生居全市之首,但其高分是在市重点分数线,相对而言,普高的分数线反而在全市属于较低水平。个人认为浦东是几个区中高中层次划分较为合理的一个区。
(2)区内的高中数量和质量
(3)区内的志愿排序分析和后期的学校保底
志愿排序,跨区考优先考虑的志愿是平行志愿而非零志愿。我们依次应该怎么选择学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做好万全之策。我们的最终保底学校是市重点还是区重点,如果这个区间的学校数量太少了,是否值得冒险。
这里建议大家参考下往年的零志愿招生计划(但不能把一切都赌在零志愿)、平行志愿(有不少学校会把名额留在本区的,比如七宝中学在闵行区的招生计划数,2018年达到了137人)
(4)孩子意愿、是否住宿、交通距离等因素
不管怎么选择,请和孩子商量并达成一致;是否住宿,不是所有高中都能住宿,且住宿条件孩子是否能够接受等;如果学校是部分住宿,而自己的没能住宿的话,孩子每天花在在路上的时间是否划算...
四、跨区考的风险
1、中考发挥超常或者失常,都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如果发生哪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家长和孩子有心理承受能力吗?
2、中考以及升学选择跨区考,结果理想。但3年高中读书中,如果读书较远,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和精力,孩子能承受吗?如果选择搬家陪读,家庭能承受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吗?
3、在3年高中读书过程中,如果孩子的学习不理想,家长和孩子能承受并坚持。
以下内容来自家长帮坛友@Ruanwenlei的分享,仅供参考!
1、有跨区条件的,介于普高上下,想考普通高中,可以参考普高人均比;介于区重与市重上下,想考市重点高中可以参考市重人均比;介于普高与区重上下,想考区重点高中,可以参考区重人均比。区域比较完后再做目标学校的对比,看是否值得跨区。
2、有跨区条件的,想考外区0志原的(四校八大除外),可参考0志原率。如已有目标学校,则要看目标学校在两个区中哪个区录取人数多,用录取人数/参考人数,哪个录取率高就呆在哪个区。
4、以徐汇为分界点,红利区与灰色区一目了然,怎么跨区各取所需。
备注:有关于参考人数由于官方只发布了模考人数,所以是在以模考人数的基础上计算各区每百人所拥有的高中数,基本上得出各区高中录取竞争程度。各区每所高中的录取人数不同,但占比是可以算出的。例如以闵行区15%考生提前签约(1020人,剩余裸考人数5780),七宝18年招生人数为480人,裸考人数占50%(240人),基本上在剩余裸考的人中要排位在4.2%(240/5780)。
这里我们以浦东和静安做一个参考比较。
3、静安由于没有四校八大,所以八大的竞争还是蛮激烈的,这块的话静安分数段不低,建议浦东,毕竟建平在浦东有一定数量的平行志愿。
跨区考如果用的话,可以进一步进入高一档次的学校,但是跨区考同时也是承担着一部分的风险,这部分风险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在于孩子的心理因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