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6-30 17:06:20

2010中考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朝的。本文的体裁属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解()欣然()行()念()乐()
  遂()寝()相与()空明()交错()
  盖()但()闲人()吾()
  三.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四.阅读理解:
  1.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2.本文写月突出其,写境突出其,写影突出其
  写人突出其,写情突出其。(请用一个字回答)
  3.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夜里去寺庙游玩?
  4.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5.段末几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又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
  6.作者夜游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一.>宋苏轼散文
  二.脱下高兴地步行(散步)考虑高兴(解闷)于是睡
  共同(一起)形容水的空无澄澈纵横交错大概(原来是)
  只是清闲的人我们
  三.翻译:
  想到没有人与我一起欣赏,就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看到)水中(仿佛)藻、荇纵横交错,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倒影啊。
  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就像我们两个这样。
  四.理解阅读:
  1.第④句庭中月色(月色如水月色空明)
  2.明静形闲空
  3.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4.发挥想象,用两个比喻来描写月色。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5.闲人6.清闲旷达(豁达)、乐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中考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