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新增【书法】考点总结
2014年中考试卷中在议论文阅读里,头一次以试题的形式开始要求孩子们用标准的正楷字抄写答案;2015最新《中考说明》出台,明确提出要求孩子们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还要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因此,现在书法确实是真真正正要融入我们中考了,也就要求孩子们要把书法的学习提上日程了,因此在2014各区期末真题里开始出现多样的书法真题。
也因此,老师们开始被学生追问:“老师到底什么是草书?什么是楷书?什么是行书啊?” 以下是2014年某区真题,孩子们看看,你们认为应该选哪一项呢?
王羲之《何如帖》 张旭《肚痛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
A.楷书草书行书
B.行书楷书草书
C.行书草书楷书
D.草书行书楷书
草书大概很好认,因为我们的孩子有很多其实是在“坚持不懈”的发扬着草书的传统,只是只有“飘逸”无有“美感”罢了。当然,这和我们传承的草书可完全不是一回事,传承的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也写草书草书,不过人家写出来是酱紫的: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使结构上更趋严整,规矩整齐,被沿用至今。像孩子们开始学写字时一般都可以算作是在一笔一划写作楷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 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行书大概 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 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 值。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孩子们,现在清楚什么是楷书、行书、草书了吗?
上面那道题知道选哪一项了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