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1 14:37:15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每日一篇:《礼记·檀弓七则之曾子易箦》

  【说明】
       
          曾子易箦选自《礼记》檀弓上,《古文观止》中亦有收录。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济宁市嘉祥县)人。孔子弟子之一。曾子是一个视守礼法甚于生命的人,他没有做过大夫,无意中用了大夫专用的席子。假如他死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那就是“非礼”了,哪怕是处于弥留之际,也依然命令儿子给他更换席子,刚换完,他就无憾而终了。文中曾子的形象惟妙惟肖,他以身护礼,言行一致的学者的风度得以充分的表现。
       
          【原文】
       
          曾子(1)寝疾(2),病。乐正子春(3)坐于床下,曾元、曾申(4)坐于足,童子隅(5)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6),大夫之箦(7)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8)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9)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10)矣,不可以变(11)。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2)。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13)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14)席未安而没(15)。
       
          【注释】
       
          (1)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
       
          (2)寝疾:病倒,卧病,此偏向于病倒。寝,睡卧。疾,小病。
       
          (3)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
       
          (4)曾元、曾申:都是曾子的儿子。
       
          (5)隅:名词作状语,在角落。
       
          (6)华而睆(huǎn):华美,光滑。
       
          (7)箦(zé):席子。
       
          (8)瞿然:惊叹的样子。
       
          (9)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
       
          (10)革:通“亟”,指病重。
       
          (11)变:在此指移动
       
          (12)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13)正而毙︰谓合于正礼而殁。
       
          (14)反:同“返”。
       
          (15)没:同:“殁”,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每日一篇:《礼记·檀弓七则之曾子易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