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1 14:37:16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每日一篇:《礼记·檀弓七则之狐死正丘首》

  【说明】
       
          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亦省作“狐首”。
       
          【原文】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注释】
       
          ①大公:即齐国的始祖、周武王的岳父吕尚。后周武王封吕尚于齐,有大公之称。大公,即太公,通称姜太公。营丘:地名,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周武王封太公于齐时,曾在那里建都。一说即临淄。②比及五世:一直到第五代。世,古代父死子立曰世。太公的第五代是齐哀公。③皆反葬于周:都返回到周地去埋葬。④乐(岳yuè),乐(lè)其所自生:指先人制作音乐,大多爱歌唱其王业的由来。⑤正丘首:即正首丘。⑥仁也:古代儒家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这里是不忘本的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每日一篇:《礼记·檀弓七则之狐死正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