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 17:55:41

“眼睛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夸张例说

  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作扩大、缩小、超前、荒谬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具体说来,夸张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扩大夸张故意夸大事物的特点,把它N倍放大。如:(1)“眼睛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小沈阳为表现时间过得特快,故意作此描述。(2)“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这是苏轼戏谑苏小妹的诗句。极言女子额头突出的程度。
          二、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如: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分别视为“细浪”和“泥丸(小孩玩的泥团)”,从而突出红军的高大形象和乐观精神。(2)“一把抓住,两头不露。”这是把人的个头缩小了。用一个巴掌就可以把他全握住,你说他有多高?
          三、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如:
          (1)“他还没端酒杯,就醉了。”按常理,饮酒后才可能醉,这里把本应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的事,使“醉”得到了强调。
          (2)“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通过超前夸张,强调了射箭人技艺的高超和箭速之快。
          四、荒谬夸张荒谬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般会引申到一种根本不存在的荒谬的程度,从而起到强调事物的作用。如:
          (1)“人倒霉,喝凉水也塞牙。”夸张后的结果很荒谬,但却并不影响人们的正确理解,谁听了都明明白白。
          (2)“摔了仰天跤,还跌破鼻子。”摔“仰天跤”是不可能“跌破鼻子”的。作此谬夸,强调了事情的奇怪和连带性。
          (3)“菜太好吃了,吃菜连舌头都吃下去了。”说菜的味道好,引人食欲,“连舌头都吃下去”,虽然荒谬,却收到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
          此外,夸张还常常和比喻、比拟等辞格结合起来使用。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既是比喻,又是夸张;“车轮滚动得哆嗦”,既是拟人(哆嗦),又是夸张。
          在行文中,巧妙地使用夸张辞格,能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文章异彩纷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眼睛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夸张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