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 22:14:59

2016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误用实例讲解(二)

  误用二: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1、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见异思迁”,意思是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用在“响应国家号召”的“他们”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贬义)
       
          3、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贬义)
       
          4、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褒义)
       
          5、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6、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7、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
       
          8、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多含贬义。)
       
          9、最近有传媒说本公司将并入华龙公司,纯属流言蜚语。(“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多在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用在这里有攻击、指责新闻媒体的意思,显得不够公正。)
       
          10、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这两词都是贬义词,用在同学身上都不合适。)
       
          11、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12、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脍炙人口:愿意为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为里用在劣等奶粉上显然不对。)
       
          13、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里应该用褒义词)
       
          14、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15、辽宁队不甘心被横扫,昨晚该队孤注一掷,绝地反击,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回击了对手。“赛前辽宁队并不被人看好,不过我们兑现了赛前的诺言。”赛后主教练如是说。(“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含贬义,此处应用“破釜沉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误用实例讲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