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 23:02:45

2015深圳中考历史重点考点梳理

【重点考点梳理】
       
          初三的同学们经过近一学期的复习一定感觉到,我们历史考点分布散乱,时间、空间跨度大,在开卷查找中如不熟悉的话很难找到。但零散的考点间是由“线”即历 史基本线索串连起来的,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就要利用好这一特点,理清历史基本线索,把握线索下的考点就可提高我们的复习效果。
       
          首先把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及时梳理知识,进行知识整合。有效利用教材目录中的阶段特征概 述,再结合《中考指导书》中列出的考点逐一过关,特别关注能级要求较高的考点。如:复习七年级古代史时,先按单元归纳出所属历史时期,再把考点放在某一个 历史时期这个主题下复习,把握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
       
          其次要完善知识结构 :单元复习与专题复习相结合,注意横向、纵向古今中外的比较。
       
          如: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这样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一起复习。
       
          【经典考题推荐】
       
          夯实基础知识是重要前提,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讲究解题方法。历史中考卷由两部分组成,下面结合部分典型例题做一些分析:
       
          (一)选择题
       
          1.材料型选择题
       
          在选择答案时必须按照材料的含义进行判断,具体做法:粗看通看,大体明白。细看精看,史论分开,结合出处,知识联接。针对性看,划出中心词语。
       
          典型例题: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出现有推动作用的是: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的出现
       
          ③南方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往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试题分析:此材料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书P112,只要打开课本就知道这段材料是要说明“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知识点。由此只是转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而②选项是结果,故不能选。答案D
       
          2.基础史实型选择题
       
          史实类型的选择题属于容易型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上基本知识的记忆。因南京市历史中考难度系数在0.8左右,决定了记忆类型的选择题所占比例较大,因 此学习中一定要以教科书为本,熟悉课本知识,拿足分数。基础史实型选择题涉及的考点都是《中考指导书》中为识记要求的考点。
       
          典型例题:为反抗殖民统治做出贡献,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D.尼赫鲁   答案B
       
           3.图表型选择题
       
          近几年以文物图片和表格数据入题的选择题较多。做这类题首先抓住图标的标题,明确图表主题;观察各图联系;集中重点部位。
       
          典型例题: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试题分析:先抓图表标题“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聚焦重点时间“1966-1968”选出与之相对应事件D
       
          4.现象到结论型选择题
       
          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阐述,它要求学生要掌握主干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较好的历史感悟能力。属较难的题目。
       
          典型例题: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如下关键信息:两极格局结束、欧盟成立、东方巨龙腾飞、日本的崛起、俄罗斯经济走出低谷、美国经济世界第一,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是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B.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美国独霸世界
       
          试题分析:先锁定考查范围,属于九年级下册二战之后的历史现象,再判断四个说法哪一个是所学过的正确结论。故答案C
       
          5. 排序类型选择题
       
          排序类型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对历史时间的掌握情况,有时也考查对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
       
          典型例题:下列史事的出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文景之治” ②“秦王扫六合” ③“贞观之治” ④闭关锁国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试题分析:先判断此题考查范围是七年级古代史,①是汉朝、②是秦朝、③是唐朝、④是清朝。故按朝代顺序答案是B;如不能判断所属朝代,就直接打开《中考指导书》,找到相应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即可,因为七年级教材编写是按时序性的。
       
          另外,历史选择题题型还有:①逆向型选择题 ②组合型选择题 ③比较型选择题 ④归纳主题型选择题 ⑤搭配型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 材料呈现形式:①文字材料;②图片材料;③表格材料,不管是哪一种材料呈现,问题设置多为①填空形式;②根据材料回答;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⑤开放性的主观题(要求答启示、认识、感悟等)。
       
          2.答题方法:
       
          (1)对于①填空形式的题目:要求所填答案一定是简单明了的或就是主干知识中的专有名词,切忌多字少字,做到填完后把题目整体读一遍。
       
          (2)对于②根据材料回答的问题:答案一般包含在材料中,只须依据提问要求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或对材料中的史实、观点等进行概括。
       
          (3)对于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答案肯定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点。
       
          (4)对于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以材料中有效信息为主,答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教材,文字要简练完整,回答问题时要看相关材料,材料中没涉及到的不答。
       
          (5)对于⑤开放性的主观题:特别要注意不同的问法答题要求不一样,如:启示、感悟类的,先抓住问题的主语,再回来看本题的前几问或所给材料讲了哪几个历史事件,由每件事得出启示或感悟;如:认识类的,也是先抓住主语,说说主语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总结:做 材料题要注意(1)先看题头,明确考查主题或范围。(2)紧扣提问,认真做答。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其次要做到要点化,有多个要 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3)要合理运用规范的历史学科语言答题:关键词一定要用专业术语,如“新航路的开辟”不能写成“新航线的开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深圳中考历史重点考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