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5 16:32:34

2014年成都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复习第七篇

  成都中考网2013年11月6日 2014年成都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复习第七篇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个口诀: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二、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十、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相关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成都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复习第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