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6 10:41:08

异地求学另一种声音:外地牛娃“催人跑”

长沙中考网讯 有家长说,长沙本市的孩子能与外地生一起读名校是幸福的。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来长沙名校就读的外地孩子是聪明且勤奋好学的,加上名校优良的管理和师资,整体不优秀都不行。 长沙e度论坛网名为“kaisilin”的家长如是说。
          
           长沙本市的孩子能与外地生一起读名校是幸福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挖掘招收外地优秀生源已然成为名校“制胜法宝”。记得当年就读长沙某名校时基本都是本地孩子,那时候的名校高中学业似乎比现在轻松很多,想来竞争压力要小很多吧,毕竟身边基本没有说着各地乡音的学霸们,那时高中一个年级也就4个班,排名最后也有两百多名不是?
          
          现在呢?一个年级千多号人,年级排名两百居然成了优胜者,学校还要红榜表彰。不知道有人统计过没有,这200人中有多少是外地的孩子呢?(包括初中、高中来长沙求学的)。可想而知,就读名校的孩子压力有多大?人数越多,排名就显得越残酷,想进步就得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竞争会带来整体学业进步,似乎也说的过去,于是就有家长对外地孩子来长持赞同态度。我们先来看一个比较数字吧,90年代,长沙市常住人口200多万,2013年常住人口722万,增长3.5倍左右。(当时的家庭学龄子女还没有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家庭年龄结构更合理,读书的孩子比例更大)
          
          90年代初,一所名校一个年级大概也就四个班,200多人。现在呢?一所名校1300人,增长6倍左右。何况还有麓山、南雅等后来建立的名校。比较数字,长沙本地的孩子上名校的机会应该更多啊。为什么感觉现在初升高比当年的高考独木桥还要腥风血雨呢?这就是教育的公平进步吗?
          
          外地牛蛙们能催人跑,前提是本市的孩子有资格有机会陪着他们一起跑,能陪着跑的,还要足够强大的自信心。
          
           家长声音: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开心韵语:不管何种形式,努力去适应,因为你的,我的,他的孩子,将来长大了,面对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同龄不同龄的孩子之间的竞争。
          
          焦虑的妮妮的:我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只希望在政策没有做出正式的改变之前严格执行已有的政策,各吃各的蛋糕就好,谁也别抢谁的。
          
          尘梦飞扬:每个学校适当招收些外地尖子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各名校初中为了创收,高中为了升学率,大量招收外地生,这就有些不对头了,因为毕竟是长沙的配套教育资源,而长沙人口也日益增多,成井喷发展,所以虽然名校增加了,但是长沙本地孩子上名校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了。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异地求学另一种声音:外地牛娃“催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