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6 10:41:17

中考阅读不难,关键看方法!

什么是“高效阅读”?(上部:选择篇)
          语文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基础科目,考察的是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和感受,及传递这种认知、感受的表达能力;这种事儿是没有捷径的。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是大量的、持久的、广泛的课外阅读。
       
          但是有些孩子,“书也看了不少”(家长语),语文素养就是提不高。这往往因为“阅读效率”太低:单位篇目内,获得的语文营养太少。那么,怎样算是“高效阅读”呢?
       
          最重要的前提,是“好读书”(以下行文,“书”字或指书籍,或指文章)。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使有了浓厚、广泛的阅读兴趣,则我下面的废话,不看也罢。兴趣从哪里来?好书的引领。退而求其次,是好的语文教师的引领,或者您自己对孩子的引领。有了兴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然后,我们可以来讨论关于“选择”的话题。“选择”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读好书”。
       
          一,“好书”的“好”,首先表现在篇目本身的品质。
       
          高品质的篇目,即俗称的“好文章”,“美文”,“优秀作品”。这个标准怎么确定?——不好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们大致可以确定一件事:假如这棵萝卜得到了各层面中的大多数人的喜爱,那它也就是好萝卜,美萝卜,优秀萝卜了。名家作品,毫无疑问,必定大多是好文。可惜“名家”这称号得以普及,一定是蒙了岁月的恩准;若想从当今作家、年轻写手中找到值得信赖的出品人,从而方便地确定“好文”,怎么办?我自己的法子,是多关注各种文评、书评,多关注文学界的新闻动态,多亲自阅读,品尝它的滋味。实在不行,就打开孩子的语文课本翻翻:课文入选篇目的作者,一般都还不错;找找他们的其它作品,是比较靠谱的。
       
          对于中学生而言,搜寻、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还有一个比较功利的收获:大考阅读题,往往借用的例文就是这些大咖们的——你很有可能提前熟悉了考试例文。
       
          无论怎样找“好文”,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找好文”的概念:虽说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免不了要碰上烂文;但只要常常有美文入眼,你对书的兴趣就一定不会湮灭。几颗发霉的仁儿,是不会抹去我们对花生米的兴趣的。
       
          二,“好书”的“好”,另一方面是指它对孩子的适用性。
       
          1、篇幅。长篇名著,往往博大精深波澜壮阔,纵横捭阖跌宕起伏,无疑是引导进入文学世界的良师;但一天到晚陪着长篇耗,肯定无助于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读要时间,消化吸收更要时间。而短篇精品在千字、数千字左右的篇幅内,要素完备,脉络清晰,更易于形成整体感受:这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选择。
       
          2、文体。小说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扣人心弦的场面,是文学阅读中拥有读者群最大的体裁。但光看小说,肯定不够:往往看得再多,也不过是多知道了几个故事。散文的读者群不及小说多,然而散文才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载体:课本选文,考场例文,包括大部分记叙文、议论文、描景状物文,都是散文。看散文需要静心——比看小说更静的那种心态;这正是形成文学素养的最佳状态。很少,或者从不看散文的,不要自称什么“书也看了不少”:严格来讲,你只是“故事也听过不少”。语言文字,是人类第一种实现了“记录世界”的、可直接传播的载体,也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时代怎样发展都绝不会失去其主导地位的载体;而人类文化的传承,更多依靠的是散文。
       
           这里要补充几句:往往一说“散文”,很多人就会想起“形散而神不散”,想起“描景抒情”;很奇怪有些老师居然也这么想。事实上,最初定义里,“散文”的“散”字,乃是因为不用讲究韵律,可自由行文;现代定义里面,也只是为了与小说、戏剧、诗歌区分。从结构上看,只有少数散文的“形”是散的;大多数散文,脉络清晰,线索明确,结构严谨,故事完整:“形”根本就不散。我就直说吧:更多的散文都是叙事的,而且是真实经历的叙述——假如这作者真诚的话。借真实体验表达感受,这是散文最大的特色。散文不见得就“不好玩”,“儿童肯定难有兴趣”;也不要以为对散文的阅读引导是“不可能的任务”。
       
           3、科目。光看文学类,也是不行的:最终只是个酸烂秀才、迂腐书生。秀才书生论文学、做文章,条分缕析而无一在点,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泛,见不得真阵仗。所以者何?他们对社会的了解,都是来自别的文人——有些只怕也是酸秀才——加工过的文字成品;他们口中笔下,只是在模仿别的文人讲话。真正的写作,真正的文评,是一定要凸显自己的独特的东西的;这种独特,一定来自真实感受。
       
          要想知道这世界的真貌,就要自己去看那些最真切的材料:历史,时事,地理,生物,军事,科技,体育……总之,是那些并非酸秀才的、生活在真实世界里的作者的文字。什么都关注,什么都尽量了解一点,这个唤作“博览群书”。这种“博览”,甚至也不仅仅是文学类阅读的一种辅助,而是最终成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前期准备。
       
          古人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一个“义”,为什么要“千遍”才能“见”?因为古代秀才们关门读死书,不入世,当然对那些提炼世情的文字一片茫然。“千遍”之后,促使“义”现身的,并不仅仅是“读”,而更多是阅历的增长。则,我们尽量接触各类“世情”,借助广泛阅读来扩大我们的阅历,就能大大缩短“见义”的时间——也就是提高了阅读效率。
       
          督促、引导“读好书”,基本原则是:孩子自己爱看的书,只要是正规出版的读物,请不要太多干涉;但如果孩子只看这么一类书,一定要干涉。这正如饭桌上的教导:你爱吃的菜,只管多吃;但每一样菜你都要给我动筷子。
       

zksix 发表于 2016-7-6 10:48:28


       
                       
          什么是“高效阅读”?(下部:读法篇)》
          前面(《什么是“高效阅读”?(上部:选择篇)》)讲的,是“读”之前的准备,是关乎读书前的“站姿”的;下面就要讲讲“坐姿”了——怎么读?
       
          第一,要边读边还原。
          文字,是一个个弯斜竖直、点横撇捺的符号。作家把生动庞杂的人、事、物、景、情、理转换成了这些符号,阅读的时候,就要把这些符号还原成鲜活多样的理、情、景、物、事、人。
          例如,金波的《寻找幸运花瓣儿》,为了表现“寻找五瓣儿丁香”的专心致志,有一处描写是:“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有个少年一直悄悄地尾随着我,他想看个究竟……”。
          看到这段文字,你就必须停下来,想一想,尽量还原实景。“直视花瓣儿”?哦,脸要正对着花朵,这才能数得准。花朵?这可不是墙上的钉子,脸朝一个方向;那是横七竖八、“各向异性”的。有的扭向左边,那就伸过脖子,到左边正对它的花瓣儿:“从左边看看”;有的歪向右边,那就别过脑袋,到右边正对它的花瓣儿:“从右边看看”;有的耷拉着朵儿低垂向下,那就“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公园里边,这么一个晃来晃去、又站又蹲的赏花人,岂不像在搜索恐怖分子的炸弹?“专心致志”,原来可以是这么个形景儿。
          有了这样一番想象还原,后边文字里的“诧异”“尾随”,就可以令你会心一笑了:若我在场,我也会对这个“赏花人”产生莫大的疑问。这样读,你就入味儿了。
          又如,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在谈到人们对高原红柳的破坏之前,对红柳的根系有这样一句描述:“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这句话,对于不熟悉“海上冰山”结构的人来说,就需要一个还原。假如画一根横线当作海平面,那么,贴着横线上方画个小小的尖角,这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冰山一角”;横线下边,沿着尖角两个脚向下延伸,续成一个比尖角大十来倍的三角形,这才是冰山的全貌。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图,对于“冰山一角”这个词才会有准确的感受,对于红柳根系的强大才会有明确的认识。然后,读到下文对“人柳大战、除根大战”的描述,才会引起你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的思索。
          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有句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你就要回忆一下“远处渺茫歌声”的感觉,再回忆一下“淡香”的体验,连起来,这才体味得到“通感”在这里的微妙作用。
          又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顽童闹学堂”,在写小厮茗烟大骂一声,入堂发难的时候,补了一句:“贾蔷遂跺一跺靴子,故意整整衣服,看看日影儿说:‘是时候了。’遂先向贾瑞说有事要早一步。贾瑞不敢强他,只得随他去了。”打眼一看,这句像是说贾蔷怕惹事儿,先走了,但回顾前文铺叙的“贾蔷挑唆茗烟”,原来后面的一场大乱,皆因贾蔷挑唆而起;挑唆完毕,大战在即,这小子居然煞有介事整理衣冠,说“有事走先”,活脱脱画出了人物狡黠的形状。《红楼梦》里有很多这样的“看似闲笔”,假如只看不想,是很难体验到这些妙处的。
          一直“埋头苦看”,并非最佳姿态;常常“掩卷深思”,方为至高境界。“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文字符号进行“还原”。能常思,才是“好好读书”,才是会读书。
          更重要的是,阅读中的“还原”,是一种绝佳的思维体操,既能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能力,又能养成闹中取静的良好心态,其效果,“那真真是极好的呀……”
          (关于这一点,刘成章的《读碑》有着极为生动的诠释)
          第二,存疑就要解决。
          有疑问,往往是获得新知的前兆。看不懂的词,看不懂的句,看不懂的渲染、安置、闲笔、隐语,等等,往往蕴藏着作者的苦心。有了疑问,设法解决:或查阅,或请教,或深思,这才能获得提升。不是看每一篇文章都会有疑问;但只要有了疑问,就一定要“讨个说法”。
          第三,有选择地诵读。
          这里的“书读千遍”,不是为了“其义自见”,而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既然是工具,那就要多用才熟练;而语言文字最好的演练场,就是它的诞生地——嘴巴里。对于语言运用不熟练的儿童,这个是要恶补的:诵读一篇,远胜过抄写“好词好句”千条。好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引领下,带动学生去朗读;好的语文教师,也总是善于在自己生动真挚的范读感染下,诱使学生爱上朗读——至少,也要让学生体味到朗读的乐趣。
          但必须有选择。篇篇都逼着孩子读,有一个巨大的风险:令他失去阅读兴趣。以“考试提分”的功利心态去阅读,这阅读必定是低效的;最佳的阅读心态,是休闲阅读。
          第四,要会拓展。
          假如对一篇文章感兴趣了,觉得“写得太好啦”,那就赶紧趁这劲儿查阅作者资料,查阅写作背景,查阅类似文章,查阅他人评价……。在搜索引擎上天入地无所不包的时代,寻找相关资料简直是“垂手可得”——连“唾”都不用“唾”。
          至于“读书笔记”是否要做,不必苛求——至少我自己不看重这个。虽然我自己喜欢在书上加点评,但这更多是在卖弄自己的文评天赋,假想着哪天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了,可以荫庇我的子孙把这旧书拿去卖钱:无助于提高阅读效率;相反,倒是拖慢了阅读速度。一味主张做读书笔记,就像一味要求诵读一样,极有可能破坏阅读兴趣:这种坏事儿,我是不肯干的。
          综上所述,读书,就要讲究效率。好的语文教师,好的语文课,主要意义就在于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语文分数的来源,不在课堂所学那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上,而在带着从那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得来的兴趣、方法、习惯,所投入的大量的、持久的、广泛的课外阅读上——厚厚的阅读积累上。“秘籍”?据说某些语文老师有;我是没有的。而且我很奇怪:任何“秘籍”,倘真有效,立刻就会长了翅膀飞向四面八方,何以我就从来不曾看见?
          一心只想索要“语文秘籍”的小升初家长,到了孩子中考,一定又来索秘籍;一心只想索要“语文秘籍”的中考家长,到了孩子高考,一定又来索秘籍:那简直是可以断言的。只可惜,这个世界上并无“语文秘籍”这回事。捷径这东西,或许是存在的;但假如“语文捷径”是满世界都在找,又谁都不曾找到,那么,死了心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阅读不难,关键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