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6 10:47:23

浅析2016年长沙中考数学试卷压轴题(二)

这次我们集中来解析长沙中考的第26题。同样,建议可以让孩子们先做下这近5年的第26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2011年中考第26题,这是近五年比较简单的:
       
       
               


              本题前两问难度较小,第1问利用A点坐标、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出B点坐标;第2问看似难度较大,实则不然,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利用全等可以证明,大家要注 意,不要一看到最后一道题就太过于紧张,其实即使难也主要体现在最后一问;第3问考查梯形的存在性问题(大家都知道,人教版大纲对梯形基本不作要求,因此 后续可以重点练习其他特殊图形的存在性问题,特别是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由第2问可以发现,点Q在与AB垂直的直线上运动,这样利用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可以解决本问。因此,结合2011年第25题就可以理解为何当年A线为近年来最高。
           其次,2012年中考第26题,难度陡升:
       
       
               


       

zkfour 发表于 2016-7-6 11:19:59


       
                       
              与2011年相比,2012年第26题大幅提高。第1问主要是用半径表示出来两个圆心的坐标,就可以求出解析式;第2问,大家肯定晓得要用两点距离公式,关键是如何利用点P坐标从而求出m、n,利用三次两点距离公式;第3问,通常,存在性问题一般都是存在,但中考偏偏不走寻常路,来了个不存在,这个需要注意。我们需要利用对称性可以求出Q点坐标,进而利用两个四边形的特征求出面积,最后可以说明不存在。通过本题,大家可以得出这么一个观点,往往很复杂的式子,其实是经过巧妙设计过的,过程不会那么复杂。
           再次,2013年中考第26题,延续对存在性问题的考查:
       
       
               


       
             2013年新增考查相似的证明。第1问延续没难度,求出A、B两点坐标就可以了;第2问考查相似,略有难度,不好证明两组角一样大,解题思路应该转向边的 比例关系,可得解;第3问,涉及外接圆,貌似难度特别大,实则用P点坐标来表示各点、各边长之后会发现,三线段够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题过程中计 算不仅要细心,还要稍微灵活一点。
               第四,2014年中考第26题,二次函数与圆进行综合考查,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第1问,简单利用题中条件、图象可以很快搞定;第2问,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出PA(半径),只要证明PA大于P到x轴距离即可,本问的难点在于问题的转化; 第3问,求P点纵坐标,其实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进而求出题目所求,而二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两点距离公式、分类讨论是两大法 宝。

zkfive 发表于 2016-7-6 11:53:22


       
                       
               最后, 2015年中考第26题,难度为近年来的巅峰,难度最大的不是最后一问: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来考查,题中主要用参数来运算。像之前一样,第1问没什么难度,只是看谁的速度更快,推荐用韦达定理求根;第2问,和往常不同,这是三问中难度最大的一个,△ABM能否是等边三角形,可以从AB与M的纵坐标绝对值的关系入手,找到a、b、c的关系,可得解,最终又是一个不存在;第3问,相较于第2问,难度大降,a、b、c的关系及取值可以轻松得到,题中给的两个条件已经提示的很清楚了。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有趣的地方,一、第26题难度在增加,导致去年A线为近年最低的107分,2016年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二、经常考查二次函 数,会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三、喜欢考查存在性问题,而且结果还都不存在,与平时所做的大多数练习截然相反,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四、涉及到计算的, 不仅要能算对,还要敢于去动笔,另外要爱动脑,一般不会让大家硬算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2016年长沙中考数学试卷压轴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