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6-29 09:53:30

2016年江苏中考思想品德《道德部分》考点梳理

  内容梳理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一)尊老爱幼
       
          (二)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1.不做"看客"
       
          2.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三)忠于职守
       
          (四)乐于奉献
       
          奉献社会,不仅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积极服务社会,热情关爱他人,而且要在祖国
       
          面临危难时,在他人面临险境时,能够不畏牺牲,挺身而出,患难与共,英勇抗争。
       
          (五)诚实守信
       
          1.人贵诚信
       
          (1)诚实守信的成语: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信,行必果。
       
          (2)诚信的重要作用
       
          ①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③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④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⑤诚信是执政从政的基本要求。
       
          (3)诚信是一种资源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就企业而言,诚信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就
       
          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就政府而言,诚信是良好的政府形象。
       

zkthree 发表于 2016-6-29 11:20:14


       

               
          2.做诚实的人
       
          (1)做诚实的人的基本要求
       
          第一,重诺守信;第二,对事负责;第三,从说实话做起。
       
          (2)正确看待诚信学习
       
          ①在学习上要有求真的态度,不能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来取胜。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
       
          绩和荣誉才具有真实价值。
       
          ②抄袭作业、请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这些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③诚信学习、诚信考试,不仅是对学校、老师、家长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诚信,是对自己负责。
       
          3."善意的谎言"
       
          △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往往出于良好的愿望,有时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但在特定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4.党和国家如何建设诚信社会
       
          ①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④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⑤开展失信行为专项整治。
       
          (六)艰苦奋斗
       
          1.正确理解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2)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不要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而是要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为实现理想顽强拼搏;要以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要善于聚集财力物力,奉献社会发展,用于提高自身素质。
       
          (3)人类永远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2.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艰苦奋斗,从我做起
       
          ①坚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②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锻炼,自觉培养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
       
          ③反对奢侈浪费、贪图享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二、社会公德
       
          1.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zksix 发表于 2016-6-29 12:35:21


       

               
          3.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2)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4.践行民族精神从我做起
       
          ①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②在学校生活中,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勤奋努力,立志成才;
       
          ③在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工作职责;
       
          ④在社会生活中,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乐于奉献。
       
          5.中国精神
       
          (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重要性:①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方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②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青少年如何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五、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中华文化特点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热爱祖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江苏中考思想品德《道德部分》考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