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口语交际常见类型
中考口语交际题透视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命题者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命制了“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口语交际”题 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弥补了母语教学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缺陷。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培养了中学生听、说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文明和谐中进行交流。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同时使语言考试形式灵活多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主体性,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5年全国中考就有不少地区的语文试卷出现了“口语交际”试题,“口语交际”主要考查听和说的能力。有的是听录音,回答问题;有的则是书面上“听”,回答问题;有的是阅读有关材料后依据语境按要求说话;有的则按情境要求考生写出有关人物的语言、写出人物的语言的内涵等。
“口语交际”题从考查内容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听话类 口语交际不是指单纯的听和说,而是听和说的互动交融,但是单独的听、说能力却是交际的基础。能听弦外之音就是一种基本功。例如2005年宁波市中考口语交际题:
认真听一组新闻,完成1-4题。(8分)
1.作为中国支持德国在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的理由,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德国是欧盟重要成员
B.德国战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C.德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D.德国与中国历来有友好合作的关系
2.对德国“争常”,中国和韩国都表示“支持”,但外交辞令各有特点。中国表示愿与德国就联合国改革问题,而韩国表示将对德国“争常”。(2分)
3.德国总理施罗德说,如果一个国家以“审慎和自省”的方式,不仅,反而。
【参考答案】
1.D 2.保持接触和磋商予以协助
3.正确对待本国的历史 不会失去朋友 会赢得朋友
还有的试题则设置综合性比较强的听话类“口语交际”题目。例如2005年厦门市的中考题 就设置了10道题目,对考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考查。从考查的范围看,有听一句话考查考生对宣传用语的判断,有听一句话或听一段话考查考生对材料重点的把握与信息的筛选,还有听一段话对人物语言的理解等。口语交际考查得法,势必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2)介绍类 介绍类的说话,主要体现你的说话能力。它的特点是,用简洁的语言去介绍相关的对象,如书籍、照片、动物、朋友、我的家、名胜古迹等。例如2005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口语交际题:
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限在50字以内)(3分)
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
2.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给初到西宁(或大通、湟源)的朋友,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3分)
[参考答案]
1.略(称谓、署名1分;内容中有赞扬也有希望(或祝福)1分;语言凝练用语得体1分。共3分)
2.略(内容和句式符合要求即可,共3分)
(3)情景对话类 所谓情景对话类题目,就是命题者根据实际生活中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事实设置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口语交际题。例如2005年成都地区中考口语交际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回答。(4分)
据《成都晚报》2005年6月3日报道:胡强昨日早上7时40分左右,骑着电动单车上班经过九眼桥时,被身后一辆飞驰而过的自行车连人带车撞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看清楚前面骑车的人是一个身穿校服的男孩,他大声呼喊:“同学、同学……”但对方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速度骑走了。
胡强只得收拾散落一地的东西准备离开。他突然发现,电动车的车头上挂着一沉甸甸的书包!这一定是那个男孩倒地时不小心掉下来的。
虽然上班迟了,但胡强还是拎着书包径直来到了本报。胡强一边往受伤的脚踝上帖“创可帖”,一边说:“我想,这个学生掉了书包一定很着急,希望能帮忙找到这个学生。把我撞倒固然是他的不对,但如果不还他的书包就是我的不对了。”打开书包,作业本上写着小张的名字,以及年级、学校名称。记者随后与小张的学校取得了联系。中午小张和母亲匆匆赶到了报社。
面对此事,母子俩感慨万千,他们有许多话想对胡强说。根据当时的情境,他们会怎样说呢?请你替母亲和小张分别向胡强说几句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要得体)
(1)母亲对胡强说:
(2)小张对胡强说:
【解析】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得体即可。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语气和心情。答案略。
“口语交际”题从考查形式分主要有:
(1)选择题 一是特定情境中的表达,即要求考生将特定情境下的说话,从四种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项;二是不同情境的不同表达,即四种情境四种选择,各项之间无可比性,须经过判断、揣摩、分析、比较,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例如2005年南宁市中考口语交际题:
请根据语境选择得体的一项()(2分)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你迎上去说:
A.喂,你想干吗?想找死吗?
B.下来!你已经违反交通规则了。
C.同学,请你不要闯红灯!
D.你这家伙,懂不懂交通规则?
【参考答案】 C
又如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口语交际题:
在下面情景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
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
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
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参考答案】 A
(2)表述题(简答题) 就是指所给的听说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设置的情景表述与特定的情景、对象相吻合的内容。例如2005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口语交际题:
某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活动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作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达简明扼要。(4分)
【参考答案】
示例:(1)哪些名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
(2)中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名著怎么办?
(3)如果请你们为中学生推荐名著,你们会推荐哪些书目?
(3)修改题 就是针对说话中的毛病(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对象、不得体等),要求考生指出并加以改正。其要求具体,错误明显,易于修改订正。例如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口语交际题:
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3分)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第①句有一处 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
(2)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 。
(3)第③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 ,应改为 。
【参考答案】
(1)“马上”或“立即”;(2)以不少于600字为宜(或以600字左右为宜);(3)“务必”应改为“请或可以”。
笔者预测:“口语交际”今后的考查,仍将用听力和书面形式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设题会逐渐地由简单对话式向综合性转变,注重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的意见,或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或对某问题进行评价。题型以主观题、简答题为主,其中含一定的开放性的试题可能闪亮登场。
【解题策略】
“口语交际”大多具有不定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中考语文试卷出现的口语交际题大多比较切合初中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考生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题型,灵活的、有创意地进行解答。这就需要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来独立思考,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要准确解答“口语交际”题,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的交际能力、文明程度、语言素养的平台。要在文明和谐中进行人际交流,必须明确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其要求如下: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感召力。(8)能准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二)要准确解答“口语”题,其次必须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的方式和要求。
(1)听:①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能抓住中心和要点。②听记叙性文章,能听清所写的人和事,听出条理和详略。③听读说明性文章,能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④听读议论性文章,能明确作者的观点和道理。⑤听课、听报告能抓要点作记录,做到重点不遗漏、难点不放过。⑥参加讨论,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⑦与人交谈,要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了解对方的意思,能听出弦外之音,话外之意。
(2)①当众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语音清晰、音量适中、神态自然、语句连贯、语意完整明白;注意场合、对象,用语文明、得体。②课堂答问、参加讨论,说话要简约,有条理、有针对性。③讲述见闻,内容要具体、有条理,能用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④口头介绍事物,要按照一定顺序、用恰当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⑤扣住话题发表意见,要观点清楚,有一定说服力,不偏离话题。
(三)要准确解答“口语交际”题,需要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题的解答程序。
解答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一般可以按照如下程序进行:①看清题目②明确要求③抓住题眼④品读材料⑤理解题意⑥依照要求⑦灵活作答
(四)要准确解答“口语交际”题,还必须遵守口语交际的解答准则。
一般地说,要提高“口语交际”题的成绩,必须遵守如下原则:
(1)言之有“礼”。“礼”即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得体的用语。
(2)言之有“物”。“物”即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混不清言语,话语应力求清楚、明白、简洁。
(3)言之有“序”。“序”即顺序,说话有合理的顺序,不颠倒混乱,要注意事物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节”。“节”即简明,答题时要满足试题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典型解析】
例1(江苏省无锡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
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少于10个字。
①我对抗日老战士说: 。
②我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 。
【解析】 这道题开放性很大,解题时只要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用得体的语言把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示例:①老爷爷,感谢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做出了贡献,祝您健康。
②老爷爷,您的勇气值得敬佩,相信您的这一举动会使贵国一些仍怀军国思想的人受到最好的教育。
例2 (江苏省盐城市)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况和要求答题。
盐海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2)你班钟化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
【解析】 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第一小题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第二小题劝说的内容要符合同学的身份,不足规定字数的酌情扣分。
【参考答案】 (1)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写了许多文章,这其中一定有你的得意之作。今天,就请你用优美的朗诵,展示你的才情吧。
(2)示例一:钟华,再美的珍珠,埋在土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你有这么好的文章,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你说呢?
示例二:钟华,胆子大一点儿,大家都是同学。“美文共欣赏”嘛,读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应试指津】 解答上述例2这类说话型口语交际试题,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语境,即说话的场合、情境。(2)话题,即针对什么问题说话。(3)角色,即自己在这个语境中充当什么角色。(4)对象,即交际对象的身份、年龄、文化等。(4)目的,即说话的意图。(5)语言,总体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
例3(江苏泰州市)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解析】 这道题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答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审题,明确说话对象。(2)态度要明确,应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加以劝说。
【参考答案】 内容主要包括4点:(1)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2)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危害;(3)父母关心我们学习和生活,这是真爱;(4)老板唯利是图,代定写作业只是其赚钱的手段。(本题4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且语言连贯得体。得4分;只答一点得1分)
更多中考信息》》》新东方网中考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