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3 23:59:25

100套中考语文试卷汇编之诗词鉴赏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3分)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9.“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
          8.(1分)镜中看
          9.(2分)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铜仁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13、3分(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3分(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河北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门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承德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1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zksix 发表于 2016-7-24 00:56:40


          黄冈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14. 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襄阳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
          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连云港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8.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7.(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8.(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
          盐城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
          8.要点: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视死如归,忠君报国)。
          9.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江西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9.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
          10.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
          南昌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zktwo 发表于 2016-7-24 01:26:24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1 1.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滨州
          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8.思念故乡 评分:共1分。
          德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分)
          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8、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评分:2分,答出一点即可。
          10.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东营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济宁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 韩 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 ,表达了诗人的 。(3分)
          6.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怀乡、思友(3分)
          聊城
          (一)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策勋十二转 ②当户理红妆
          6.第①段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2分)
          7.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2句)
          5.①记功 ②窗户
          6.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队激烈悲壮。
          7.“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日照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3分)
          7.答案: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8.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评分:本题共3分。找出动词1分;赏析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0套中考语文试卷汇编之诗词鉴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