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00:06:58

九年级语文上册庄子故事两则训练题(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惠子相梁( )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 游于濠梁( ) 鲦鱼出游从容(
)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 (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 ,“鸱”比喻 ,“腐鼠”比喻 。
          4、一词多义。
          ①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而飞于北海(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②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我知之濠上也( )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惠子相梁( ) 或谓惠子日( ) 夫鹓鶵发于南海( ) 非梧桐不止( ) 非醴泉不饮( ) 于是鸱得腐鼠(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是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之乐(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6、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二、文言文阅读。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2)其名为鹓鶵( )
          (3)仰而视之日( )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鹪鹪的故事中鹓雏比喻什么样的人?鸱比喻什么样的人?腐鼠比喻什么?
          4、从这则故事中,你看出惠子是个怎样的人?

zkone 发表于 2016-7-24 01:28:28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鱼也( )
          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三)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秋水时至: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东面而视: (4)而轻伯夷之义者: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吾非至于子之门 D. 生于忧患
          3、翻译句子
          “我之谓也”译为 :
          4、本选段主旨为:
          (四)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4 02:02:52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xiàng yuān chú lǐ chī hè háo tiáo
          2、《庄子 秋水》 战国 道
          3、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喻庄子) 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 功名利禄
          4、①于 :在 ;从 ;到 ;在
          ②之:他(指惠子) ;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鱼之来)。
          5、做宰相;有人 ;发语词,用于句首;栖息;
          甘泉,甜美的泉水;在这时;邪通耶,吧;
          这;怎么;完全,确定是。
          6、(1)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白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7、言之有理即可。
          8、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二、 文言文阅读。
          (一)l、(1)国都、京城(2)叫做(3)抬头(4)用2、①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②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③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3、鹈鹪比喻不慕名利的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4、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
          (二)l、(1)固然(2)本来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
          3、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是他内心愉悦的外化。
          (三)1、(1)按季节时令而发洪水(2)认为(3)面朝东(4)轻视2、C
          3、这是说的我啊。
          4、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四)1、(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2、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庄子故事两则训练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