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九年级语文小说阅读同步训练题6
(山东潍坊中考试题)【解密】第1题,文章的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或者说在前文有意识为后文提供的一个让读者注意并引起兴趣的某个信息点,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幕情景,一个眼神,一个物什等,而在后文对这个信息点有所照应的一种技法,叫作伏笔。第2题,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人物心情,突出人物性格;加强抒情的韵味。要根据文本具体进行分析。象征意义容易忽视,要注意挖掘。第3题,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进行概括。概括人物性格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回答要尽量具体一些,要有针对性,不要脱离文本回答,也不要只罗列几个词语作为答案。
【答案】1.①双眼已无眼珠,脸上有白而大的伤疤,脸以破相,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无法辨认。②临时不能说话。③身上没有证件,仅凭一封给妻子的信确认了他的身份。
2.①烘托人物心情。夫妻团圆、战友团聚使三人心情都非常兴奋。②预示事态发展。伤员会得到很好的医治,三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③“阳光”“艳阳”象征着人性的美好和人情的温暖。
3.妻子维拉:①热爱丈夫,意志坚强。“丈夫’严重残疾,战争夺去幸福,但她没有屈服;②心地善良,心灵美好,伤员虽不是丈夫,她仍然坚决地要他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丈夫巴都林:①热爱妻子,牵挂家庭。执行任务前想办法把信传回家;②心地善良,心灵美好。毅然决然地要他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典例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最后一个鸡蛋
郑渊洁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就召集幕僚想办法。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幕僚说。
五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类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惟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于是,她成了地球上惟一一个鸡蛋的母亲。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得好,住得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蛋!
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
鸡王不甘心,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幕僚说:“没有必要。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1.这篇文章在文体上与你学过的课文 类似,都属于 。
2.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个情节,请概括大意。
开端:
发展:
高潮:
3.假如你是鸡家族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要报道文中加点的“新闻的焦点”,请模仿本文的语言,写一则30字以内的消息。
4.请分析本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表达作用。
5.在文章结尾,鸡幕僚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这里的“方法”具体指什么?
6.试举例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
(山东淄博中考试题)
【解密】第1题,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中,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答题时要注意区分童话与神话、寓言的不同。第2题,对本文来说,解答此题,可注意筛选时间性标志词句:“五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人类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根据时间的推移,将文章划分成几个层次,从而理顺出故事情节,然后用概括语言对各情节部分进行简述。第3题,消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时间,人物,事件”,即:“什么时间什么人(物)干了什么事”,并注意字数不超过30字。第4题,熟悉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手法能增强语势,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突出,情感更强烈。分析作用时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来谈。第5题,关键从文中整合相关信息,如“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得好,住得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蛋!”“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然后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纳。第6题,首先要举出富有特点或给你印象深刻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从表达和表意方面进行赏析,最后以简要语言概括其表达特点。
【答案】1.《不会叫的狗》 童话
2.鸡王为改变家族地位召集幕僚想办法,作出母鸡停止下蛋的决定;
人类通过法律保护鸡,产下最后一只蛋的母鸡得到优厚的待遇;
母鸡们因嫉妒享受优厚待遇的母鸡而拼命下蛋,结果鸡家族又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3.示例:今天上午九时,我鸡国的母鸡朵朵公然违抗鸡王圣旨,下了一个蛋。
4.用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鸡们为争取好的待遇,拼命下蛋的情形,具有很强的讽刺作用。
5.人类利用鸡家族为争取好待遇而相互嫉妒的弱点,使母鸡拼命下蛋。(意思对即可)。
6.示例:“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写出了人类的贪婪,语言幽默风趣,含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围猎中考
真题演练
1.(山西中考)阅读小说,完成(1)~(8)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严厉,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3)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
(4)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5)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
年轻人:
(6)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 )→( )→笑了→( )→满怀歉意
(7)“思想可以撒播,爱心能够传递”。请从文中找出可以引发这种感触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8)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2. (201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阅读《人性的爱抚》,回答(1)—(5)题。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1)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3)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
(4)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5)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链接材料】
①2010年3月23日,郑民生在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手持水果刀刺向13名小学生,致使8人死亡,5人重伤。据了解,郑民生曾是延平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2009年6月辞职后,屡次求职未果,生活日益窘迫,他一直未成家,与家人、邻里关系也不融洽。心理学家认为:在排除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一个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屡遭挫折时,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心理冲突,就会出现过激行为。
②近期,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人们在悲叹生命逝去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种高频度的坠楼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些心理学专家通过调研发现: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劳动强度大、长期被漠视、身心疲惫无法排解以及性格孤僻、情感受挫、家庭突遭变故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