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00:07:47

西城区初三语文上册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全集4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陈书记语众心长地对大明说到:“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贪欲。想要遨翔蓝天,就要自觉抑治自己的贪欲。”
          B.庆功会上,几杯酒下肚后,他感到一股热气从胃里冒出,直冲头顶;然后逐渐发散到四肢,身体随之发烫,慷概豪迈之情犹然而生。
          C.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硕的成果,就要负出努力;想不劳而获,坐想其成,那只能虚渡光阴。
          D.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将会成大气;一个懂得运筹帷幄的人,或许会雄霸一方;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往往能从容地面对各种困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枚举。
          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3.按要求填表。(12分,每空各1分)
          序号 故事情节 出自哪一部作品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
          情节(总共不超过20字)
          1 三顾茅庐
          2 黛玉葬花
          3 武松打虎
          4 大闹天空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清塘荷韵》,完成4~7题。(共24分)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少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痛。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心,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zktwo 发表于 2016-7-24 01:12:00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睥睨:pìnì,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幼时读旧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季羡林《清塘荷韵》,有删改)
          4.根据语境,将下面的两首诗中的诗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4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第②段说“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请从下文中找出这样说的依据。(6分)
          6.第④段和第⑨段画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各4分)
          (1)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2)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7.读了这篇写“荷”的散文,你对文章的主旨有怎样的心得?请结合原文写出你的感受。(100字以内)(6分)
          (二)阅读《时间的价值》,完成8~11题。(共18分)
          时间的价值
          [埃及]艾敏
          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他的目标的东西,避开不符合他的目标的事物。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的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
          8.文章开始用金钱的价值与时间的价值作类比,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9.(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该怎样理解?(3分)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10.若不能有效使用时间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至少答出两点)。(4分)
          11.从段落内容的联系上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分)

zksix 发表于 2016-7-24 02:18:09


          三、作文(40分)
          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我们每每看见父母头上的白发、额上的皱纹,也不禁会有所触动。还有没有曾经使你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事物?
          要求:
          (1)请从“亲情”这个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西城区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学习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忿恚(huì) 怫然(fú) 陇亩(lónɡ) 咨诹(zōu)
          B.休祲(jìn) 猖蹶(jué) 卑鄙(bì) 鸿鹄(hú)
          C.箪食(dān) 缟素(ɡǎo) 辍耕(chuò) 舴艋(zhà)
          D.色挠(náo) 丛祠(cí) 崩殂(cú) 霹雳(pī)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辍耕之垄上:停止 时人莫之许也:答应
          B.躬耕陇亩:亲自 抑亦人谋:而且
          C.引喻失义:正义 苟富贵:如果
          D.楚人怜之:可怜 斟酌损益:好处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①若为佣耕 ②若士必怒
          C.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D.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卜者知其指意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用法与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卒皆夜惊恐。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D.此三人者,皆布衣之士也。
          7.用课文原文填空。(9分,每空1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3)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4)《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B.《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隆中对》展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
          D.《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广开言路”是最核心的一条。

zkfour 发表于 2016-7-24 03:32:29


          9.在括号中填出与对联内容有关的作家。(3分)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2)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10.“大观园试才题对联,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战官渡本初败绩,却乌巢孟德烧粮”和“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三对,分别出自长篇章回小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分)
          二、阅读理解(共24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1~15题。(共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扶苏以数谏故:
          ③从民欲也: ④忿恚尉: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度已失期 度量
          B.尉果笞广 用鞭、杖或竹板打
          C.置人所罾鱼腹中 买
          D.敬受命 听从(你的)命令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
          15.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
          (二)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度德量力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挟天子而令诸侯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zksix 发表于 2016-7-24 04:10:45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比于袁绍 比至陈
          B.欲信大义于天下 愿陛下亲之信之
          C.贤能为之用 士卒多为用者
          D.豪杰并起 广起,夺而杀尉
          19.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诸葛亮认为应该占有荆、益二州的理由是什么。(2分)
          三、作文(40分)
          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等同于常马。雄鹰若不展翅高飞,就不会引起猎人的瞩目,可能要一世被当做雉类。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
          1.①mǎnɡ ②fèn ③ráo ④sāo ⑤hán ⑥diāo ⑦shǔ
          2.驰 象 装 娇 竞 采 骄 3.①夸张 ②对偶
          4.①无边无际 ②等到 ③鞠躬,倾倒 ④差、失 ⑤都 ⑥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5.略
          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望 登高远眺 9.惜 惋惜
          1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1.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转入抒情、议论。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12.逊
          1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2.雨说
          1.pǔ xī ɡù kū zōnɡ zhì yīn lǚ jù suō ɡāo sǒnɡ qiǎnɡ bǎo chì
          2.①喑哑 ②留滞 ③襁褓 ④洗礼 ⑤喧嚷 ⑥蓑衣
          3.拟人 台湾 郑愁予
          4.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5.田圃、牧场、鱼塘、小溪;在严寒和干旱中,田圃冷冻了,种子被禁锢;牧场枯黄了,牛羊无法放牧;鱼塘水浅了,鱼儿不能自由游动;听不见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春回大地后,田圃润如油膏,种子会发芽;牧场的草复苏了,牛羊又可在这里放牧;鱼塘的水暖了、深了,鱼儿自由自在了;小溪重新欢唱了。
          6.前一诗节描写了春雨到来之前失去生机与活力的大地;后一诗节描绘了春雨到来以后大地的勃勃生机。
          7.雨是一位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使者的形象。作者运用拟人表现手法来写雨。
          8.略 9.沉闷
          10.银灰、灰白、绿翳翳、苍黄、绿油油、桔红、灰黄、深绿

zksix 发表于 2016-7-24 05:41:17


          11.癞蛤蟆 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12.云,像光亮洁净的白布,连缀成一条硕长的腰带,围在了山的半腰上。
          3.*星星变奏曲
          1.①凝 ②遥 ③蜜 ④莲 ⑤寞 ⑥覆 ⑦僵 ⑧疲 ⑨烁 ⑩颤
          2.①漂漂亮亮 ②红红火火 ③星星点点 ④高高大大 ⑤白白胖胖
          3.朦胧 江河
          4.“星星”象征光明,即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5.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修辞方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6.“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7.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8.诗中主要描写了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小潭等。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9.①“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人,湿润可人、艳丽娇媚的新娘。②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在揉碎的浮藻间竟变成“彩虹的梦”。使清澈的潭水更具诗情画意,更让人迷恋。
          10.不想惊动别人,更不想惊动这里的美景,表现了诗人的忧愁。
          4.*外国诗两首
          1.①lí ②shì ③qī ④cónɡ ⑤rónɡ ⑥幽 ⑦莺 ⑧芒 ⑨寂 ⑩浸
          2.略 3.①英 济慈 ②俄罗斯 叶赛宁 4.静谧 美丽
          5.听觉 视觉 6.大河、小溪、原野上的青草。
          7.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8.C
          9.不设统一答案。从某一角度结合内容加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例,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对美好生命的歌颂和追求。或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抓住关键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分析亦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城区初三语文上册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全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