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00:07:54

西城区初三语文上册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全集11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学习目标
          1.阅读
          (1)了解诗歌常识,体味诗歌的形象美、音乐美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能饱含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写作
          (1)学习一些古诗词及新诗的写作技巧。
          (2)根据个人兴趣,仿写、改写或创作一、两首小诗。
          3.口语交际
          (1)能和同学共同讨论正确的朗读诗歌的方法。
          (2)能和师、生交流读诗词的心得。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课文是一组诗歌。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雪”都是他们抒情的对象。那么,在伟大的领袖人物的笔下,“雪”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沁园春•雪》会告诉你答案。
          《雨说》是一首爱之歌。“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令人感到活泼、可爱、美好。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
          《外国诗两首》收录的是《蝈蝈与蛐蛐》和《夜》两首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阅读建议
          (1)懂得诗善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从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人手,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主旨。
          (3)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4)熟读诗歌,最好背下来,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美、意境美。
          3.相关知识
          (1)词:又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盛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50字以下)、中调(约百字以下)、长调(百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词的押韵,不同于诗,哪一句押韵,押平韵仄韵,是一韵到底还是要变韵,均由词牌要求决定。
          (2)“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沁园春”,长调,114字,双调,上阕13句56字,四平韵;下阕12句58字,五平韵。“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学习诊断
          1.沁园春•雪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①莽莽( ) ②分外( ) ③妖娆( ) ④风骚( )
          ⑤成吉思汗( ) ⑥大雕( ) ⑦数风流人物( )
          2.根据诗歌原文在横线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别写错别字。
          原________蜡________ 红________素裹 江山如此多________
          ________折腰 略输文________ 一代天________
          3.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①惟余莽莽
          ②须晴日
          ③折腰
          ④稍逊风骚
          ⑤俱往矣
          ⑥数风流人物
          5.从下面两组诗句中挑选一个仿写的句子,在横线上创作你的诗句(只要修辞方法相同即可)。
          ①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我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我的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00:34:25


          二、课内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统领上阕景色描写诗句的字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阕写到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对他们的情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描写雪景的?
          11.这首词哪个部分是写景的,哪个部分是抒情、议论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雪 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
          梅须_____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宋代诗人。②降(xiánɡ):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2.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_______。
          13.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雨说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田圃( ) 小溪( ) 禁锢( ) 枯黄( )
          踪迹( ) 留滞( ) 喑哑( ) 丝缕( )
          抗拒( ) 蓑衣( ) 油膏( ) 耸立( )
          襁褓( ) ( ) 翅膀( )
          2.根据解释,在括号内写出本课中与其对应的词语。
          ①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 )
          ②滞留,停留不流通。 ( )
          ③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 )
          ④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或考验。
          ( )
          ⑤(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 )
          ⑥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 )
          3.填空。
          《雨说》是采用________手法所写的诗歌。它的作者是________(地名)现代诗人________(人名)。
          4.朗读诗歌,需要掌握停顿和重音,使得诗读起来连贯而有节奏。试着为下面的两节诗标出停顿和重音,并且按照标示朗读诗节(停顿用“/”表示;重音用“•”表示)。
          示例:(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练习: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01:35:30


          二、课内阅读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5.这两节诗共同描写的景物有哪些?它们在诗节中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与变化?
          6.这两节语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7.结合全诗看,“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雨”的?
          8.“雨是最寻常的”。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写到“雨”,请写出你所喜爱的写“雨”的文句一例,写在下面,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三、课外探究
          秋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9.阅读本文,说说在秋雨的笼罩下,主要的感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哪些?试把它们找出来。(至少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说“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这里的“它”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愉快的生气”具体表现在(用文中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云”为对象,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句话。
          例句: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星变奏曲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①nínɡ( )望 ②yáo( )远 ③mì( )蜂 ④睡lián( )
          ⑤寂mò( ) ⑥fù( )盖 ⑦jiānɡ( )硬 ⑧pí( )倦
          ⑨闪shuò( ) ⑩chàn( )动
          2.请按照“朦朦胧胧”的形式,写出五个形容词。
          ① ② ③
          ④ ⑤
          3.《星星变奏曲》是当代________诗代表诗人之一________的重要诗作。

zkone 发表于 2016-7-24 02:28:06


          二、课内阅读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4.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
          5.画线诗句中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这样写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6.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7.“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三、课外探究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8.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找出二、四诗节中的两个比喻句,说说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10.“轻轻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03:54:52


          4.*外国诗两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树篱( ) ②消逝( ) ③栖息( )
          ④草丛( ) ⑤草茸茸( ) ⑥yōu( )暗
          ⑦夜yīnɡ( ) ⑧光mánɡ( ) ⑨jì( )静
          ⑩沉jìn( )
          2.查词典,解释下面几组近义词,并分别造句。
          ①消逝、消失
          解词:消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消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寂、寂静
          解词: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①《蝈蝈与蛐蛐》是________国浪漫主义诗人________的诗作。
          ②《夜》是________(国家名)诗人________的诗作。
          二、课内阅读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4.在诗人的笔下,夜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5.诗的第一小节从________和________的角度描绘夜色。
          6.节选的最后一节诗中写到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戴望舒的《偶成》诗,完成7~8题。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选自《戴望舒诗选》)
          8.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9.这首诗虽短,其语言却极具表现力。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内容,谈谈体会。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写作]
          任选一题:
          1.写一首咏物的小诗。
          2.写一篇赏析诗词的短文,可以赏析古诗词,亦可赏析现当代诗歌(300字左右)。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04:36:53


          [实践活动]
          1.分类收集古诗词,开展“我谈古诗词”的口语交流活动(可按照诗词描写的对象分类;可按照作者分类;可按照文学流派分类;可按照诗词产生的朝代分类)。
          2.将资料、感受编辑成手抄报、博客,在同学中、班内或校内交流。
          3.学习一些朗读诗词的方法,可以观看诗歌朗诵会,也可聆听名家朗诵的磁带,初步掌握一些朗诵的技巧。
          第二单元 思想风采
          学习目标
          1.阅读
          (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这几篇课文或激情洋溢,或蕴涵哲理,宜细细品味,深入感悟。
          (4)进一步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朗读的习惯。
          (5)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6)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课外资料,锻炼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写作
          (1)练习写演讲词。
          (2)练习按书信的格式写信。
          (3)学习写一事一议的文章。
          3.口语交际
          (1)掌握演讲的技巧,并能在演讲中取得较好效果。
          (2)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从内容上看,本单元的课文均以“思想风采”为核心,有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有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有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还有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进行的爱情启蒙。这些课文在洋溢着充沛激情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从语言上看,本单元的文体为演讲词和书信,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演讲词的口语性较强,要注意讲话时的现场感、交流感,有时还要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书信的书面色彩较浓,可以更多一些细腻的抒情和描写,再加上书信在写作时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斟酌,所以表达时逻辑性较强,语言也更加精练、准确、到位。
          2.阅读建议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学习重点:①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品味、领悟、反思与批判;②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③“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④演讲词口语特色的体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二是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傅雷家书〉两则》,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致女儿的信》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论著中,最富有文学色彩的篇章。阅读时加以体会。
          3.相关知识
          (1)演讲稿
          演讲稿也称演说词,是在群众集会上或一定场合中口头发表的讲话文稿。它是演讲的书面依据,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演讲词的题材十分广泛,如各种典礼上的主礼人致辞,包括欢迎辞、答谢辞、开幕辞、闭幕辞、祝酒辞等,以及婚丧典礼上的贺词、悼词等,所以写演讲词时必须注意典礼的性质。
          (2)演讲词的特点
          ①针对性:写作演讲稿一定要把听众对象调查清楚,根据不同听众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心理状态以及兴奋点来确定演讲的内容。无的放矢,乱写一通,是万万不行的。
          ②传声性:演讲稿的句子要简短,句式要变化,语意要明白,声调要顿挫,语气要自然,便于演讲者调动声音技巧来表情达意。
          ③鼓动性:在表达形式方面,要调动修辞手法,如设问、反问、比喻、对比、排比、反复等,借以增强感情色彩,激发听众情绪。这样,演讲稿就会富有鼓动性。
          (3)书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敬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zktwo 发表于 2016-7-24 05:07:57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面应该加上一个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书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转行右侧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学习诊断
          5.敬业与乐业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旁骛( ) 解剖( ) 掠夺( ) 伛偻( )
          承蜩( ) 骈进( ) 强聒不舍(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í yí( ) xiàn mù( ) 教huì( )
          mì jué( )
          3.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断章取义 断:截取。章:篇章。
          本题主眼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B.理至易明 至:极。明:明白。
          征引 引:引用。
          C.亵渎职业 亵渎:轻慢,不敬。
          乃凝于神 神:精神。
          D.许多层累 层累:重重叠叠。
          比较骈进 骈进:一同前进。
          4.填空。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________,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他是中国近代________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________”。课文选自________。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________》,请再写出这本书中三句令你难忘的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例句特点,仿写句子。
          例:金钱,能买来佳肴,但买不来好胃口;金钱,能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
          仿写: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kfour 发表于 2016-7-24 06:23:39


          二、课内阅读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8.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9.如何理解“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三、课外探究
          阅读《谈骨气》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④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很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⑤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10.从议论文写作角度看,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一句话独立成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②段用孟子的几句话主要论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法侧重阐述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中的哪一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在举文天祥拒降一例时,引用了他的两句诗,这突出地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补充一个事例论据(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并作简要分析来证明这一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灵jiù( ) zǔ咒( ) yùn hán( ) 深suì( )
          污miè( ) shǔ光( ) 忧yù( ) 荣yào( )
          2.加点字字义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陨落 陨:坠落。 媚上欺下 媚:巴结,逢迎。
          B.浩瀚 瀚:广大。 兼而有之 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C.睿智 睿:通达。 恪尽职守 恪:谨慎而恭敬。
          D.凌驾 凌:迫近。 黎民百姓 黎:黑。

zkone 发表于 2016-7-24 06:37:04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自以为是:
          (2)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
          教条: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
          4.文学常识填空。
          雨果,________国19世纪________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等。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________,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②日本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机构近期公布了一系列令小泉内阁振奋的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力度正________增强。
          ③去年1至8月,仅在港岛区已发生1912宗涉及有人受伤的交通意外。在这些交通意外中,52%是由于行人________导致的。
          A.披露 日见忽略 B.透露 日渐疏忽
          C.透露 日见疏忽 D.披露 日渐忽略
          6.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______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7.演讲一开始说“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这在文中有何作用?
          8.开头一句用什么修辞方法来说伏尔泰的逝世?类似这种说法在本段中你还读到哪些?请写出一两句。
          9.本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
          10.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具体指什么?
          三、课外探究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4 07:00:42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不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戏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⑤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300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⑥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11.作者在这篇悼词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莫泊桑的?
          12.第④段末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⑤段结尾一句“谁敢说获得而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300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两则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枘凿( ) 扶掖( )
          谀词( ) 廓然无累( )
          2.下面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刻骨铭心 铭肌镂骨 座右铭
          B.涕泗横流 感激涕零 流鼻涕
          C.如出一辙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D.廓然无累 日积月累 连篇累牍
          3.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使表达更简洁。
          (1)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
          (2)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一下子流下来。 ( )
          (3)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 )
          (4)气魄很大,可以吞没星空。 ( )
          4.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并指出复句类型,再仿写一个同类型的复句。(备选词:所以不仅只有不管要是因为)
          (1)例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类型: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 )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类型: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尔泰( )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类型: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傅雷是________家、________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他曾翻译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城区初三语文上册同步训练题及答案全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