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00:08:47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重点同步测试题

  岳阳楼记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
          2.给加粗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    )  宠辱偕忘(    )  岸芷汀兰(    )
          谪守巴陵郡(    )  一碧万顷(    )  霪雨霏霏(    )
          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
          [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能力提高
          1.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若夫霪雨霏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朝而往,暮而归
          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zksix 发表于 2016-7-24 00:42:30


          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    )欧阳修(    )
          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3)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贻:遗留。
          1.正确理解文言实词词义。
          (1)选出与“滕子京负大才”句中的“负”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忍辱负重    B.豪迈自负
          C.负荆请罪    D.自负盈亏
          (2)选出与“愤郁颇见辞色”句中的“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
          D.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为学》)
          2.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
          (1)选出与“为众忌嫉”句中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zktwo 发表于 2016-7-24 01:02:40


          (2)选出与“正患无隙以规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正确理解以下文言句子。
          (1)“正患无隙以规之。”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    ]
          A.正担心没有空闲去规劝他。
          B.范文正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
          C.正患上疾病没有时间去治它。
          D.范文正怕他误事,又没有时间去规劝他。
          (2)“自庆阳帅谪巴陵。”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    ]
          A.从庆阳率先到巴陵做太守。
          B.从庆阳改派到巴陵当太守。
          C.从庆阳统制降职到巴陵郡。
          D.从庆阳统率来到巴陵郡。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1)《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文学  政治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略
          3.C
          4.C
          【能力提高】
          1.D
          2.D
          3.A
          4.C
          5.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或醉翁亭中欧阳修即景抒情)
          【延伸拓展】
          1.(1)B,都是“依仗”的意思。(2)B,都是“脸色”的意思。2.(1)C,都是介词,“被”的意思;(2)B,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代人。3.(1)B,“患”是担心,“隙”指机会,“规”指规劝。(2)C,“帅”指官职,“谪”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重点同步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