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00:10:15

密云县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测试

  密云县初三综合测试(二)
          语 文 试 卷
          考
          生
          须
          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报名号和准考证号。
          3.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纸上。(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è) 污秽(huì) 脊梁(jí) 随声附和(hè)
          B.联袂(jué) 侥幸(jiǎo) 脑髓(suǐ) 扣人心弦(xuán)
          C.惩罚(chénɡ) 提防(dī) 绯红(fēi) 首当其冲(chōnɡ)
          D.允许(yǔn) 憎恶(wù) 祈祷(qǐ) 一碧万顷(qǐ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暇 婉约 完璧归赵 各行其事
          B.布置 陪伴 破釜沉舟 搬门弄斧
          C.秘诀 端详 三顾矛庐 相辅相承
          D.包容 竟然 再接再厉 焕然一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D.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和体验。
          二、填空(共8分)
          5.默写(6分)
          (1)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1分)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1分)
          (3)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4)《陋室铭》 中 , 一句表现了作者的交往不俗。(2分)
          6.文学名著(3分)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在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以 (人名)的经历最为典型,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然派人到沧州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他因此
(情节);黑旋风李逵是众多好汉中造反精神最为彻底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 (姓名)。

zkone 发表于 2016-7-24 00:16:28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为落实通知要求,初三年级准备开展“爱父母”主题教育活动,语文教师要求同学们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7.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写两句献给父母的话,请你补全第二句话。(2分)
          上句是:父亲那深沉的爱,叫我领悟生活需拼搏;
          下句是:母亲那温柔的爱, 。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两项任务。
          (1)这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感受?(2个字作答)(1分)
          (2)请采用议论性的表达方式,把你的最深感受写出来。(2分)
          [材料一]
          5·12汶川大地震,一座废墟下,一位母亲,蜷曲着身子,牢牢地顶着倒塌体,她那弯曲的身子下面,静静地躺着他的孩子,孩子是毛发未损,母亲早已逝去。这位母亲的手机上已编辑好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
          越南战争一镜头:美国兵用机枪扫射难民,美国记者拍摄了此景,发现一女子,当她中弹时,不是向前扑到,而是蹲下,然后再倒下。当记者把照片冲洗后,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来,这位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记者得知:如女子中弹向前扑倒,会压着小孩,而蹲下后再倒,就有效地保护婴儿的平安。
          9.孝敬父母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别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就是最大的孝敬。例如:“多读书,不去网吧。”就是其中一条标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3条。(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曹刿请见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彼竭我盈,故克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夫战,勇气也。
          12.本文所加题目为“曹刿论战”,请从“论战”的角度概括三段大意。(3分)
          ①第一段,曹刿论:
          ②第二段,曹刿论:
          ③第三段,曹刿论: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zkfive 发表于 2016-7-24 00:30:58


          (一)阅读《那个孩子》,完成第13一15题。(11分)
          那个孩子
          朱 萍
          ①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会梦见父母是市长或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②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③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④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⑤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予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⑥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⑦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听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⑧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象、崇拜的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哭了,哭得好伤心。
          ⑨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⑩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3.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
          (2)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
          (3)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4)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
          14.结合语境理解“母亲的表情很舒畅”句子中 “舒畅”一词的含义。(2分)
          15.文中的父母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不超过150个字)(5分)

zktwo 发表于 2016-7-24 01:13:55


          (二)阅读《说“雀”道“鹊”》,完成第16—18题。(共8分)
          说“雀”道“鹊”
          卞自
          ①“雀”和“鹊”,读音都是què,又同属鸟类,难怪常有人“雀”冠“鹊”戴。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两种鸟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②“雀”是个会意字,下面是“隹”——短尾巴鸟的统称;上面再着一个“小”字。鸟之小者,麻雀也,当然也可泛指小鸟。麻雀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吱吱喳喳,所谓“雀喧知鹤静,鸭嬉识鸥闲”也。某小说写幼儿园的孩子,便喻之为“一窝麻雀”。当年有部影片《乌鸦与麻雀》,用麻雀喻指生活在底层的小市民。看完这部影片,喧闹的场景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其次是跳跳蹦蹦。麻雀腿短,翅膀也短,飞不高也飞不远,经常在房前屋后觅食。而稍加观察,我们便可发现,麻雀总是双腿并着跳来跳去的,由此产生了一个常用词“雀跃”。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氛。
          ④麻雀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胆小。人们讽刺胆小鬼时,总是说“麻雀胆子”。成语“雀目鼠步”,也是用麻雀和老鼠来比喻惶恐的神态。毛泽东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曾作过这样的描写:“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⑤“鹊”则是个形声字,以“鸟”作形符,以“昔”作声符。在中国民俗中,鹊的鸣声预示喜事临门,涂上一层文化色彩,鹊便成了“喜鹊”。“鹊噪”其实并不悦耳,人们还是喜闻乐听,并美其名曰“鹊报”、“鹊语”、“鹊喜”。冯延巳的词中便有这样的名句:“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一声鹊鸣给“留守女子”带来了无限希望。
          ⑥鹊和雀不同,它的尾巴较长,敏捷善飞,飞行极快,“嗖”地一下,似箭离弦。所以,形容一个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时,便可以比之为“声名鹊起”。“鹊起”不能误为“雀起”,否则赞扬岂不成了嘲讽?
          ⑦鹊和雀还有一点不同,鹊有做窝的本领,雀则有点得过且过,屋檐下、草堆中都可栖身。关于这点可举《诗经•召南》中的《鹊巢》为证:“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的解释是:“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这里的“鸠”有人说指布谷鸟,也有人说指红脚隼,待考。后来形成成语“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等。这里的“鹊”同样不能误写为“雀”,因为麻雀窝恐怕别的鸟也看不上。
          16.请你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出“雀”有哪些行为特征?(3分)
          17.文章列举了“鹊巢鸠居”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分)
          18.阅读链接材料,依照文中的有关知识和说明思路, 完成以下提问。(3分)
          (1)解释“鸽”字的字形。
          (2)鸽子应该有怎样的行为特征?为什么?
          [链接材料]
          鸽子:鸟,翅膀长而刚柔,品种很多,羽毛有白色、灰色、酱紫色等,以谷类植物的种子为食物,有的可以用来传递书信。常用做和平的象征。
          (三)阅读《励志 感恩 奉献》,完成第19—21题。(8分)
          励志 感恩 奉献
          ①近来,《人民日报》刊登了几位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②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谷振丰,毕业时主动要求到地处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他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③上海中医药大学贫困学生孙悦礼,深怀感恩之心,立志报考医学专业,热心义工和公益活动。他说:“当医生,能给更多的人减轻痛苦。我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别人。”
          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冯圣兵,当年发起成立“圣兵爱心社”,8年间,爱心社通过卖报纸、收集废品、义卖商品及接受馈赠等方式,筹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步入了大学殿堂。

          ⑤上述三个故事,反映出当代优秀大学生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融入民族振兴的伟大洪流,在投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又着眼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zkone 发表于 2016-7-24 02:05:01


          ⑥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多属“独生”一代,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吃、穿、用、住基本不愁。身处宽松的成长环境,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有的大学生习惯于接纳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社会;有的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⑦远大理想、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都是今天的青年人不可或缺的,都需要我们注重养成,自觉践行。只有志存高远,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我们才会真正领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他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份【甲】和宽容,多一份【乙】和温暖,多一份【丙】和团结。
          ⑧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呼唤着一代代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青年人。新一代青年人应当更好地认清责任和使命,把握理想与现实,进而在祖国的需要里找到人生的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价值,在火热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阅读第⑦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3分)
          【甲】处应填(理解 了解)
          【乙】处应填(和谐 和平)
          【丙】处应填(真挚 真诚)
          21.请你简要分析第②③④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第Ⅱ卷 (60分)
          六、作文(60分)
          22.题目:礼物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密云县2009年初三综合检测(二)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共8分。每小题2分)
          答案:1C 2D 3 C 4B
          二、填空(共8分)
          5.(1)金樽清酒斗十千(1分)
          (2)衡阳雁去无留意(1分)
          (3)波澜不惊(1分)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共2分)
          6.答案:(1)林冲 (2)雪夜上梁山(3)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7.答案示例:让我理解社会要博爱 让我明白事业要耕耘 让我清楚成功需奋斗
          (共2分。)
          8.答案示例:震撼 震惊 吃惊 “感受”略,
          (共3分。每问1分,第二问2分)
          9.答案示例: 刻苦学习,尊敬师长。 尊老爱幼,通情达理。 经常锻炼,热爱劳动。
          (共3分。每条1分,)

zkthree 发表于 2016-7-24 03:02:43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0.答案:(1)拜见 (2)受到……的信任 (3)充满,这里只士气旺盛。
          (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
          11.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依据实情处理。
          (2)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3)作战,(是靠)勇气的。
          (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
          12.答案:①战争取胜的条件,②作战有利的时机,③战争取胜的原因。
          (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记叙文阅读(共11分)
          13.答案:(1)嫌母亲粗鲁而发火(2)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或:愤怒地批评了同学)
          (3)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4)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共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
          父母性格特点是纯朴、善良、生活节俭,全身心热爱孩子。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
          我明白的道理是:作为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
          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你的理解和感悟”扣着“道理”来谈即可)
          (共5分。共三问,前两问各1分,最后一问1分,语言通顺、有条理给2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16.答案:①腿短,翅膀短,尾巴也短。
          ②飞不高也飞不远。
          ③不善于做窝。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为了说明鹊有做窝的本领。
          (2分)
          18.答案:“鸽”是形声字,以“鸟”作形符,以“合”作声符。
          行为特征是善于飞行;因为它的翅膀长(而刚柔)。
          (共3分。每问1分)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19.答案:青年人应当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
          (2分)
          20.答案: 【甲】理解 【乙】和谐 【丙】真诚
          (共3分。共3个空,每空1分)
          21.答案示例:
          第②③④分别举出谷振丰、孙悦礼、冯圣兵三人的事例,第⑤段总结出论点,并对论点作简要分析。
          (3分,共三个要点,每一点1分)
          第II卷(共60分)
          六、作文(60分)
          22.作文评分标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密云县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