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武汉中考政策指南   2015中考大事记   武汉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武汉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 > 2013 > 正文

2013武汉中考语文作文《看见》点评

来源:武汉中考网整理    作者:网络    2013-06-20 16:32:45

标签:2013中考作文 2013武汉中考作文看见 看见中考作文说两句

  武汉中考网:2013武汉中考语文作文看见点评。

   材料的前半部分,并列列举了四种情况,也提出了四个“如何”,依次是:“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可见,“看见”什么固然重要,但如何“看见”才是主旨。再看材料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总结式的一句话:“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更是将如何“看见”的问题进行了彻底解答,也告之了考生“看见”与“看”的区别。

  所以,一味写能“看见”了何其丰富的世界、何其丰富的生活,而没有交代是如何“看见”的,我个人以为,都有跑题危险。此外,简单地将“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等同于“细心观察”等品质能力,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这显然缩小和降低了“头脑和灵魂”的内涵,尤其是“细心观察”这一类立意,一旦操作不当,就变成了被命题者所否定的“需要眼睛”的“看”。

  或许,会有考生和考生家长为“看”与“看见”的关系纠结,我举一个例子,以便大家具体理解命题的内涵。例如,有人去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看到了红色的外观,看到了中国元素,无论看得多么细,这都只能叫做“看”;但有些人则从中看到了中国元素虽然在世界上越来越亮眼、越来越突出,却多是传统中国元素在打头阵,看不到现代中国元素的身影,从更高层面去感叹中国元素的创新力还有待加强,看到这一层,就是“看见”了,因为,观察者是在凭思考,尤其是反思精神去看,这便到达了“头脑和灵魂”的层面了。

 相关文章推荐:

2013武汉中考作文《看见》写作思路指导

2013武汉中考作文《看见》

2013年武汉中考作文《看见》读后感

2013武汉中考作文范文欣赏《看见》

2013武汉中考作文范文:《看见》

2013黄石中考作文题目:以读你为题

2013十堰中考作文题目:以"难题"为话题

2013宜昌中考作文题目:我们走在______

2013鄂州中考作文题目:以"善待她人”为话题


2008-2016年武汉中考中考真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武汉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扫描关注微信

    中考网微信

热门推荐

热门学校

  • 定格青春 相伴中考
  • 参考分数线合理报志愿
  • 满分作文是怎样练成的

[中考资讯]合理饮食助力2016中考

[中考资讯]掌握复习技巧冲刺中考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元月调考

四月调考

中考模拟

中考真题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杯赛竞赛

华杯赛试题

希望杯试题

数学联赛试题

初中物理竞赛

重点高中

华师一附

武昌实验

第二中学

武汉外国

第三中学

十一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状元

中考志愿填报

关注中考网微信,将中考资讯一网打尽!!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