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晓 于 2013-4-25 12:51 编辑
各位家长好,以下是西工大四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由于时间紧急,若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家长指正,谢谢各位家长。
2013年陕西省初中毕业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D 2、D 3、C 4、B 5、C 6、A 7、(1)瀚海阑干百丈冰 (2)何事长向别时圆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俄而风定云墨色 (5)衣冠简朴古风存 (6)惶恐滩头话说惶恐 (7)稀稀疏疏的 8、 《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二、综合性学习:感受书法魅力。(7分) 9、(1)略 (2)、刚劲大气、潇洒奔跑等词语都可以(注意从人的肢体动作打比方) (3)、王羲之、《兰亭集序》、之 (4)、略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10、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11、(2)“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2)、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2、(1)暗指人类的精神世界匮乏。 (2)、(1)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2)①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②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13、(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气势更加强烈,更能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 (2)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无奈与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 (3)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 14、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并市,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 15、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16、天时不如地利。时光虚掷等。 17、B 18、例子:生坎坷,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最终含冤而死,但却为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传世佳作。 四、文言文阅读 19、A:率领 B、逃亡 C、约定 D、照亮 20、①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 ②孙膑估计(或“揣测”“计算”)庞涓的行程,晚上应该到达马陵。 21、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依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依据: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22、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 23、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六、作文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