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热门中考资讯   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6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2016北京中考分数线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方法 > 语文复习方法 > 正文

巧用“先转后承”技巧 让中考作文亮起来

来源: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    作者:苏文卿    2011-10-27 11:03:44

标签:学习方法 写作指导 作文 初三说两句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写作当中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合理地运用起承转合可以使文章行文严谨,事理清晰,文章上下一脉相承。同时有效地突出文章要表达的关键性情节,制造文章的曲折感,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起笔宜开不益合,或单刀直入,或启发思考,或引起注意,开头变化多端,但要以自然引出主旨为佳。承接或正承或反承,以顺畅为妙;承后的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迂回曲折,曲折有致,由深入理,才是上品;合即结尾,或揭示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发遐想,以有力取胜。

  起承转合细细分来,有不同种形式来表现文章情节:包含先转后承式,先承后转式,起承转转式,起转承转式这样几种。本文主要围绕先转后承式进行分析。

  “先转后承”是指文章开篇后,不是平铺直叙的讲述一件故事,而是在情节上来了一个“转折”,给出一个别人猜不透的情景,不知为何发生,缘起何故,于是作者就在开头成功的吊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作者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一步步延伸下去,把这个情景的产生缘由在下文中交代清楚。整篇文章的激烈矛盾冲突点前移了,这在情节设置上会产生一种平静中忽然迸出波澜的突发感,抽紧文章的肋骨,使文章更耐读,耐品。

  范文赏析

  他来了

  窗外烈日如火,整个老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电烤箱,一切都放到里面炙烤。知了声嘶力竭的大声抗议。柳树却蜷缩着叶子已无力反抗热的淫威。我无聊地坐在电脑桌前,风扇呼呼的转着,可是没有用,只是吹来阵阵干热的风。烦,还是烦,真想发泄发泄。

  门铃响了,我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我高兴得一把拉开了门。哎,怎么是他?——我爸爸。

  “怎么没看是谁就开门呐?!要不是我而是坏人呢?”他瞪着那双鱼眼说。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他用得着吗?”我小声嘟囔着。不知怎的,以前我敬爱的老爸,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我就是不想和他说话,我转身想躲开他,可是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去哪啊,今天学习了没有,你看你看!你成什么样子,我来了你不高兴!”他又张着嘴说到。

  哎!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不说话有不行,一说话准没完,沉默啊沉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还是选择了沉默……

  “这孩子,越来越没样子了,大人说话你听到了吗……”父亲絮絮叨叨的走进了里屋,只听他在屋内翻腾了一阵,不一会儿走了出来。“砰”,门又重重的关上了。

  他来了,又走了。就在他摔门而去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看他,而是一直傻呆呆的看着电脑,眼睛里似乎目空了一切,但是心里却被团团乱麻塞满了,满的我透不过气来,似乎在酝酿着一场火山爆发。

  门铃响了,妈妈回来了。

  我依然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敲打着文字,她走进里屋,只听“砰!啪!”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过后,从那边传来不耐烦的吼叫:“谁拿走了柜子里的钥匙?”

  “是不是,他来了?”妈妈大声地质问着,“说啊,是不是他来过?”妈妈有些歇斯底里了。

  先是一个放弃承担家庭责任的人对我的无休止的唠叨,接着是一个被家庭重担压着喘不过气的人对我的肆意发泄,让我心中这座积蓄已久的火山再也按耐不住,我选择在沉默中爆发……

  “是!他来了,可他又走了!你们还有完没完了,还要不要这个家了!”我大声哭喊着。

  “怎么是我不要这个家的?是他,只要他的牌桌,不要这个家的!”

  “是啊,你每天除了唠叨他赚钱少,没出息,就是对他又打又骂,他在家只能受你唠叨,他只能出去,不管你,不管我,也不管家!”

  妈妈怔在那里了,久久没有说话,我看到她眼里的泪水线一样的流了出来,我知道我说重了,我也知道爸爸的许多不对,我更知道妈妈心中的无奈与苦衷。可在那一刻,我好像已经被逼的无路可走,我想要的不是责怪每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整的家!

  我走过去,抱住妈妈,紧紧的抱住她,嘶哑着声音说:“下次,他来了,别让他再走,好吗?”

  点评:

  文章开有没有开门见山直抒主题,而是给了一段环境描写:一幅夏日炎炎下的慵懒,烦躁的图景。以门铃响了作为过渡,将镜头转入到去开门的那个人——“我”的身上,却给进门的那个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个词叫做“不速之客”,这里用在爸爸身上本来不太合适,但放在这篇文章里却再适宜不过。由此在文章的开头产生了“转”,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一对父女会有如此大的隔阂,作者在沉默中的“沉默”是否会引出下文什么不可测的事情,读者被情节牵引着继续往下读,果然后面的沉默变成了爆发,最后在文章结尾处才求得真相——原来母亲因父亲在家无用经常责骂,导致父亲外出嗜赌成性,最终破坏了这个本来圆满温馨的家庭。作者在最后没有直抒胸臆家庭之不幸,而是以对话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心声——“他来了,别再让他走”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一个完整温馨的家!

  该篇文章在此运用先转后承,使得文章情节的跌宕与情感的起伏融会贯通,读起来感人真切,值得大家学习。

  转载提示: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如需转载,请注释来源于“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及作者。

  作者介绍:苏文卿

  在中考补习班培训中曾帮助过很多考前问题重重的同学答疑解惑,当年班级80%的同学考入市重点高中。在大学阶段曾多次担任家教,辅导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教授学生正确的答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多名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点击报班

相关阅读:

阅读攻略:全面了解初中议论文相关题型

名师解答:中学生作文如何避免“三段式”

海淀区初三(上)期中语文古诗文默写范围

名师作文辅导连载:让作文语言“活起来”

2015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15北京各区中考二模各科试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北京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扫描关注微信

    中考网微信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16北京中考专题特别策划---定格青春 相伴中考
  • 2016北京中考专题策划之中考复习
  • 2016北京中考专题策划之中考饮食

本站专题2016北京中考专题策划之中考心理

本站专题2016北京中考专题策划之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指南

北京中考指南

2014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北京中考政策逐一进行深入解读......[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杯赛竞赛

华杯赛试题

希望杯试题

走美杯试题

学而思杯试题

数学联赛试题

初中物理竞赛

重点高中

十一学校

北京二中

北京四中

一零一中学

北大附中

首师大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热点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状元

中考志愿填报

关注中考网微信,将中考资讯一网打尽!!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