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6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6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渡荆门送别》全文与翻译

来源:西安中考网整理        2011-11-17 15:23:18

标签:渡荆门送别 全文 翻译说两句

12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诗歌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相关阅读:

初三年级文言文全集翻译(人教版)

八年级文言文全文翻译(人教版)

初一年级文言文翻译与赏析(人教版)

中考备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精选汇编(50篇)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家长帮微信
    ID:eduujzb

热点专题

  • 2016年中考网特别策划:定格青春相伴中考
  • 2016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中考分数线集锦
  • 2016中考全国各省中考查分时间及入口

[2016中考]2016全国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2016中考]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中考状元交流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天天练

数学天天练

语文天天练

英语天天练

物理天天练

化学天天练

天天练试题

欢迎关注中考网微信!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