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成都中考政策指南   2016成都中考大事记   成都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查询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7年成都初中语文《茱萸之谜》阅读答案及练习题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6-11-29 22:26:20

标签:2017成都中考 中考语文复习 阅读理解说两句

  《茱萸之谜》中作者为了解开茱萸的谜底,从茱萸的来源、作用以及关于茱萸的记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茱萸之谜阅读答案及练习题,仅供大家参考:

  本文第一页是茱萸之谜的阅读答案,茱萸之谜的原文在文章的第二页。

  《茱萸之谜》阅读答案:

  1。为了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的谜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请简要概括。(答出两个方面即可)(2分)

  答案:①登高带茱萸囊传统的来源;②重九吟诗,从东晋至南北朝,少见咏茱萸之作。③到了唐朝,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④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⑤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

  2。文段⑥为了说明茱萸辟邪除害的医学根据,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举两种。(2分)

  答案:分类别、引用、举例子

  3。文段⑦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案:不能。因为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屈原厌憎茱萸的原因未作深入探究,只是一种推测,若去掉则不够准确。

  4。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来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4分)

  名称

  时间

  有关辟邪除害预防疾病的习俗(至少两种)

  相关传说

  相关古诗词句

  (文中列举的除外)

  端午节

  ⑴农历五月初五

  挂艾叶、喝雄黄酒

  ⑶屈原的传说(与端午节有关的传说均可)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重阳节

  农历

  九月初九

  ⑵插茱萸、带茱萸囊、喝菊花酒、喝茱萸酒等(至少两种)

  汝南桓景登高避灾的传说

  ⑷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积累链接:文中说“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请写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菊的诗句。(2分)

  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成都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16成都中考特别策划--中考真题
  • 2016成都中考特别策划--中考现场
  • 2016成都中考特别策划--中考作文

[专题策划]2016成都中考特别策划--中考查分

[专题策划]2016成都中考特别策划--中考分数线

成都中考手册

成都中考手册

2014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成都中考政策......[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报考择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分析

重点高中

铁路中学

树德光华

石室天府

华西中学

七中万达

十八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状元

中考志愿填报

关注中考网微信,将中考资讯一网打尽!!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