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南京中考政策指南   2016南京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高分经验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南京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爱这土地》重难点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7-02-21 17:10:23

标签:2017南京中考 中考语文复习 语文知识点说两句

  《我爱这土地》重难点-初中九年级语文

  一、重难点讲解

  1、教育学生懂得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

  2、懂得在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和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

  二、难句解析

  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句表达了作者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句对于自己为什么悲哀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三、疑难解析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2、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3、这首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4、“意象”,意为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试概括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分析作者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出现的形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在它身上寄予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个形象,联系它们前面长长的修饰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汹涌着”的“悲愤的”、“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以及“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等,可以想见,它们象征了祖国、人民、民族的苦难与灾害,他们不屈的斗争和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与坚定的信心。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点击查看: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考点练习总结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南京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17年南京中考考试时间及安排
  • 2017南京中考报名全攻略
  • 2016年南京中考真题及答案策划

[专题策划]2016年南京中考作文策划

[专题策划]2016年南京中考现场策划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签约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杯赛竞赛

华杯赛试题

数学联赛试题

希望杯赛试题

学而思杯试题

重点高中

南京一中

南师附中

中华中学

金陵中学

南京外校

南京三中

初中试题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中考真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状元

中考志愿填报

关注中考网微信,将中考资讯一网打尽!!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