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17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7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Insert title here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乃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5-25 22:50:20

标签:2017中考 中考语文 中考复习说两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乃

  五、乃

  1、副词

  ①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相当于“才”“就”。

  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这里的“乃”当“才”讲。意思是,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朋友才到。

  例: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这个“乃”解释成“就”。等于说,就谎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

  ②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等于说,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③用于判断句中,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等于说,应该立为国君的人是公子扶苏。

  ④表示转折语气,相当于说“却”。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等于说,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赶不上(那些人)。

  2、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相当于“于是,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3、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乃翁”,等于说你的父亲。

  编辑推荐: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复习汇总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2017年中考专题特别策划
  • 2017年中考考前冲刺各科备考全攻略
  • 2017年中考心理调出好心态

[2017中考]2017年中考考前饮食及注意事项

[2017中考]“中考状元学习秘籍”大公开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中考状元交流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天天练

数学天天练

语文天天练

英语天天练

物理天天练

化学天天练

天天练试题

欢迎关注中考网微信!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