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标签: 材料 | 2012 | 东城

本帖最后由 钟欣 于 2012-5-9 12:21 编辑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第五页 第六页 第七页 第八页 答案一 答案二 2012北京初中东城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学而思东学堂语文初中教研钟欣

继对海淀、西城的一模分析后,本文接着对2012东城的一模考试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择题
    题量六道,东城与西城一样,题型上稍有创新,将关联词替换成了病句。其六种题型中,字音字形与西城海淀一样,都涉及到对新增二十个词语的考察。其他题,病句题不难,而标点、语意衔接及修辞则是非常难为各位考生了。标点所考察的书名号用法及引号与其他符号的位置关系会难倒一批考生;语意衔接考察的是上下文内容及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语感稍差的同学都选不出来;修辞手法中所附的材料可用“不知所云”来评价,材料过于晦涩,且主题太不明显,中考不太会出这样的材料。

填空题
    默写题考察了《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记》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四篇都是重点备考的对象,不多说。
    名著阅读考察了《孟子》,也是学生需重点注意的名著之一。其考查形式给各位考生的备考提供了一个方向,即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涉及到名著的课文的具体内容(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都应该成为重点记忆的对象。

综合性学习
    第一题,整合并概括材料信息。材料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概括两个要点并不难,表格的概括相对较难,表现在表头不够清晰,能做出的同学需有较好的逻辑思维。
    第二题,概括采访记录。思路跟2011年中考一致,基本上需概括的关键词都在各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要概括的自己的理解也只是各个看法的整合,这使得本题很容易。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的能力,比前两题难,但若掌握了方法,本题也容易。仔细审题可知,标题中已知部分对应的是材料最后一段,因此学生需概括的即是一二段的内容,一段写“爱心分队”诞生,二段写“分队用爱心传递温暖”,将这两个意思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格式一致的句子即可。

文言文阅读
    从篇目上看,考察的是《陈涉世家》,就预测性来说,不算成功。题型则是一贯的实词解释、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可分析之处不多。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阅读:王蒙《新疆的歌》
    相对海淀、西城文学类阅读都选择“亲情”主题的文章,东城选取的主题比较晦涩,王蒙的《新疆的歌》,是一篇主题偏向于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理解上来说,会比《苏醒中的母亲》及《母亲》都难。但地域文化类的抒情散文是北京近几年中考文学类阅读的重要选文方向,如曾考过的《又临黄河岸》《西皮流水》等等,都属于偏向于文化的抒情散文。东城的选文方向应得到广大考生的注意。从题型上来说,则非常传统:
    第一题,行文思路题,要找作者三次在当地听《黑黑的眼睛》的地点和当时歌声的特点,答案都在原文中,只要能定位好原文,并不难。
    第二题,句子含义题,稍有难度。答好这道题必须紧扣两方面:一是句子与全文内容的关系,二是句子与全文主题的关系。从内容看,“她”指《黑黑的眼睛》这首歌,她与伊犁的联系有二:一是“我”与伊犁人民之间的联系由它作载体;二是她贯穿“我”在伊犁那段岁月(也即见证“我”那段岁月);从主题看,本文主要是通过作者对这首歌的向往与热爱来表现出作者对伊犁丰富深邃的民族精神的热爱。上述四个要点即是本道题的答案。
    第三题,全篇赏析题,跟西城的题类似,解题思路也是一致的。本文不多说。

    说明文阅读:“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的格局”
    选文特点看,与西城、海淀一致,为文化类小品文。非常巧合的是,海淀与东城都关注到了北京城的中轴线,然而从题型设置看,则除材料链接题外,东城与海淀截然不同:
    第一题,梳理说明层次。出得比较难,答案都不能从原文找,需自己先梳理说明层次,再加以概括。本题型应得到学生充分重视,因为是否能梳理清楚说明层次能看出是否真正看懂了文章。这种题型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二题,语言准确性题。与海淀西城不同,不是问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而是问“短语”不能删去的理由,考察的是副词性短语“有计划地”,需将本词与原文加以联系,明确副词所表示的文中含义,才能答好本题。
    第三题,材料链接题,出得不甚成功。基本上与原文关系不大,只需要仔细阅读材料,对材料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议论文阅读《匠人与大师》
    本文在2009年燕山区的期末考试中考过,东城用了文章,但换了题,题比原来难了。
    第一题:概括(提取)中心论点。在议论文中,这是一道最基础的题型,按理说应该不难。但很多学生反映找不到中心论点。这只能说明同学们对议论文的阅读方法还不甚熟悉,需要加强练习。本题答案是第六段第一句话。
    第二题:寻找使用比喻论证的句子中各喻体所对应的本体。对应原文即可,不难。
    第三题,论据作用题。定位论据,寻找它所证明的分论点即可,不难。

作文
    东城出的是半命题作文《,给了我》。从形式看,比较让人跌眼镜,姑且算创新,而实际在平时考试中也有区县使用过这种方式——作文题居然要填前后两个空,主语跟宾语都要填上,但并不难。
    需注意的是,按照这个作文题的逻辑而言,补题时前边一空补的是主语,姑且可理解为写作对象(理解为写作材料也未尝不可),后一空补的应是跟材料相关的立意。也就是说,出题思路是让学生在补题的时即确定写作内容及文章立意,东城考生若能多花些时间在补题这一步,将题目补好,下边的写作过程将会非常顺利。

    东城的一模相对来说比较难,很多东城孩子都表示很受伤。但不管是否受伤,下一步都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成绩发下后用心分析试卷,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更科学的复习计划,才是重中之重。同学们,祝大家复习顺利!




点评
支持: 5.0

欧阳杰 发表于 2012-5-9 10:11

支持: 5
辛苦了 老师

2012-5-9 00:14 只看该作者 2#

看了试卷分析,我对东城语文出题教师的变态心理感到愤怒!!!现在的教育整个就是畸形。
点赞

GWFWCW    

等级:小学五年级 私信 126

2012-5-9 05:09 只看该作者 3#

钟老师,哪有东城一模语文试卷呀?
点赞
点评

钟欣 发表于 2012-5-9 11:35  详情  回复

稍后会把东城相关试卷发到论坛上:)

2012-5-9 07:05 只看该作者 4#

本帖最后由 zhengli106 于 2012-5-9 07:07 编辑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也用来说文章太专业。
谢谢老师。
点赞
点评

钟欣 发表于 2012-5-9 11:36  详情  回复

对,“晦涩”就是这个意思,你说得很好:) 东城的那道修辞题材料太难理解了。

2012-5-9 08:05 只看该作者 5#

zhv0101 发表于 2012-5-9 00:14
看了试卷分析,我对东城语文出题教师的变态心理感到愤怒!!!现在的教育整个就是畸形。
...

说的没错!!
点赞

蔡小西    

等级:分站管理员 私信 1224

2012-5-9 08:58 只看该作者 6#

谢谢老师~辛苦啦 有卷子不?
点赞
2012-5-9 09:16 只看该作者 7#

点赞
2012-5-9 09:46 只看该作者 8#

崇文出题教师真是心理变态+畸形
点赞
点评

钟欣 发表于 2012-5-9 12:08  详情  回复

禁爆粗口 东城的很多题都非常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大题,如综合性学习,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这些题型都能给学生备考提供非常好的思路:)


同感。一摸应该是给孩子中考打气的,结果考得还不如上学期末呢,孩子考完都没信心了。
点赞
点评

钟欣 发表于 2012-5-9 12:13  详情  回复

难也有难的好处,能让学生继续重视语文的复习,并针对薄弱点进行重点突破。 关键在一模考完之后,家长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心态,尽量引导孩子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分数:)

dzjxwangqing 发表于 2012-5-9 10:55

不管谁来出题,希望不要为了出题而出题就好.

dzjxwangqing 发表于 2012-5-9 10:52

说得是啊!孩子们的自信心最重要了.建议以后取消老崇文出题的资格吧.听有的家长说,明年该轮到老东城出题啦!我们孩子在老崇文的学校上学.

2012-5-9 10:01 只看该作者 10#

点赞

:victory:
点赞
2012-5-9 10:29 只看该作者 12#

看过老师分析的试卷,知道考点在哪里了,如何应试有针对性。
请问钟老师海淀、西城的试卷分析有相关链接吗?没找到贴子。
点赞
点评

钟欣 发表于 2012-5-9 11:51  详情  回复

http://bbs.eduu.com/thread-1446169-1-1.html[/backcolor]


:lol:victory:
点赞
2012-5-9 11:35 只看该作者 14#

GWFWCW 发表于 2012-5-9 05:09
钟老师,哪有东城一模语文试卷呀?

稍后会把东城相关试卷发到论坛上:)
点赞
2012-5-9 11:36 只看该作者 15#

zhengli106 发表于 2012-5-9 07:05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也用来说文章太专业。
谢谢老师。

对,“晦涩”就是这个意思,你说得很好:)

东城的那道修辞题材料太难理解了。
点赞

  •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