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本帖最后由 东学堂初中语文 于 2014-6-27 17:10 编辑

123小.jpg

2014中考语文新题型解析


【原创评析,转载请注明出处。学而思东学堂语文:唐哲老师




  看到今年的中考试卷,相信很多考生都会非常惊讶,这个题怎么这样考,新题型的考察方式考生是否适应,预估今年中考语文将给我们的考生比较大的冲击。

  语文基础:文化知识考查力度加大,考查形式灵活,承接高考

  识字与写字能力主要集中于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理解、运用和书写,包括识字能力与写字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识字能力主要指掌握《课标(2011年版)》所规定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了解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能力主要指能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楷书。
  针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题型改动,在此前中考《考试说明》样题中有并没有明确的展示,而高考《考试说明》则有相关说明。
  首先,在文段语境中考察基础知识,体现“应用”思路;并用字谜形式考察汉字间架结构,不同于中考历年对于字的音形义考察方向。其次,成语、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进入考核范围;再次,修辞的考察选题文章主要来自课内,考察考生对于课内文本的理解。
  从今年中考的具体命题内容来看,题量和分值均有增加,题型上则完全突破了原有的命题框架。
  具体到难度上,今年的语基题在往年基础上难度有所提高,题型的灵活度大大增加,因此对考生有一定程度的挑战。

  文言文阅读:翻译考查虚词,兼顾文章感悟

  文言文的考察篇目,突破了去年的思维定式,今年没有选择新增篇目作为考察点,《送东阳马生序》思想有深度,能够传递正能量。阅读延伸题本次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之后,考察考生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抒写个人感悟。

  现代文阅读:题型中规中矩,凸显文本作用

  散文阅读能力主要集中于学生对语句、段落和篇章的理解,以及联系相应的自然、社会、人生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触发个人的体验和理解。考查题型没有超出一二模考查范围。说明文出现了与高考社科说明文衔接的题型,在横线处填写语句。议论文对于论点的考察,出题形式突破了以往的文章内容筛选,已选择形式出现,作答要求是其亮点,要求考生用正楷抄写。整体难度不大,但在审题上,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容易出现误区,也考察了考生临场应变的能力。

  作文:微写作花落感谢信,大作文二选一链接说明文

  从情景写作的背景材料来看,来自于考生生活场景,引导考生能够学以致用,利用语文学科培养的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2014年中考选择考察感谢信,感谢对象不设过多限定,针对母校即可,但在感谢事由上则需要重视。结合考生生活场景,在毕业前夕,发表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反馈生活感受,能够体味生活,
  另针对实现语文工具性学科的作用,对于情境写作的考察,2014年仅是将感谢信与新闻稿作为尝试,对于2015年的考生来说,我们的关注点不应仅仅局限于这两种考察类型,应将复习的角度放宽,了解更多情境写作类型,以便应对。
  两个作文标题从审题角度来看,都较为开放,给予考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构思文章。“这里有我的世界”--因为一个“有”字,意味着这个世界存在的,并且一路伴我而行;“我的世界”在文章中如何体现,我的世界是什么,感受是什么。“我的世界”的角度可以使在多方面的,书的世界、音乐的世界等等,需要孩子们调动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独特体验。对于套用类型的作文素材,适用性不高。而结合说明文材料,展开想象,更是给予中考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具体内容应是充实、不空洞。围绕题眼,编一个在城市中发生的故事。重点是“想象”,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用语文能力来诠释生活。而今年对于多数考生准备的各种主题类备考素材是一个冲击,可以看出出题人对于考生创造能力的考察。

  结语:新中考来了,你还在用旧思路学习吗?

  2014年北京语文试卷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新”.以往每年中,或许会有一两道题突破《考试说明》的样题,给考生突然袭击之感,但绝不会像今年这样力度空前。在2014版《考试说明》样题本身已经大刀阔斧地对命题形式进行改革后,2014北京语文真题又在原有基础上走出了更加突破性的一步,特别是【基础·运用】部分的命题形式在此前样题中并未体现出如今的程度。这样的大变化,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们知识点的记忆牢固程度,而是大家的临场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而在持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两三年内,至少北京语文中考试题改革还会在目前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或许是更多靠灵活应用不靠答题模板的新题型,或许是考题难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提升。今年的应届考生作为应届改革的第一年,要求以“平稳过渡”的心态进行,但是在这套题目中体现出的动向,必须引起未来几届考生的严肃重视。请各位迅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真正站在日常应用的角度学语文、站在培养能力的角度学语文,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不论改革的号角如何吹响,均可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介绍:唐哲
  多年教学经验,成绩斐然。现任东学堂语文初中学科负责人,负责初中课程体系研发。授课风格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教学方法多样,善于个性化定制,能在三言两语之间点拨解惑,让每个学员受益匪浅。班内学生中考平均成绩110分以上。




   >>作文解析:点击查看

    2014中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4中考语文作文分析——情境作文

已有 2 人评分金币 理由
xingqiyi + 20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晴空万里 + 5 墙裂推荐

总评分:  金币 + 25   查看全部评分

东学堂语文——东风化雨 学以致用 学习.读书.生活

本帖最后由 东学堂初中语文 于 2014-6-25 11:04 编辑



2014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1)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内容要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解析:点击查看

    2014中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4中考语文作文分析——情境作文



 
    对于语文试卷家长孩子们觉得有很多改革,笔画顺序、看图说话、情境作文、作文二选一,你觉得哪个是最措手不及?哪个最有难度?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祝全体初三孩子中考顺利



点赞
2014-6-24 11:18 只看该作者 3#

前排围观,只看看不说话
点赞
2014-6-24 11:19 只看该作者 4#

第一个好写
点赞
2014-6-24 11:21 只看该作者 5#

是写记叙文吗
点赞
点评

东学堂初中语文 发表于 2014-6-24 16:46  详情  回复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014-6-24 11:22 只看该作者 6#

围观围观
点赞
2014-6-24 11:25 只看该作者 7#

相比之下,也感觉第一个题目好写一些。
点赞
2014-6-24 11:26 只看该作者 8#

这里'有"我的世界
题目有这个“有”字,会让一些孩子偏题的。
点赞
点评

东学堂初中语文 发表于 2014-6-24 16:46  详情  回复

“这里有我的世界”--因为一个“有”字,意味着这个世界存在的,并且一路伴我而行;“我的世界”在文章中如何体现,我的世界是什么,感受是什么。“我的世界”的角度可以使在多方面的,书的世界、音乐的世界等等,需

2014-6-24 11:27 只看该作者 9#

点赞
2014-6-24 12:06 只看该作者 10#

前排围观,只看不说话
点赞

nice妈妈    

等级:版主 私信 1885

2014-6-24 12:19 只看该作者 11#

东学堂初中语文 发表于 2014-6-24 11:17
  2014年中考语文“大作文”解析

  学而思东学堂语文  唐哲

老师,那我家孩子写的是从小学习国际象棋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是用四个小标题写的,题目是这里有我的世界,这个算切题吗?
我对那个有字感到有点迷惑。
点赞
点评

东学堂初中语文 发表于 2014-6-24 17:12  详情  回复

主要把“象棋”和“我的世界”用一句话贯穿,建立联系就不算跑题

2014-6-24 12:20 只看该作者 12#

希望孩子们都能写好!
点赞

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详解


本帖最后由 东学堂初中语文 于 2014-6-27 17:14 编辑


【原创评析,转载请注明出处。学而思东学堂语文:教研】


  2014年北京中考已经落下帷幕,学而思北京中考研究中心对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不仅是对2014年中考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2015年的中考命题趋势的展望。希望借此与2015年即将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共勉。

  一、试卷总览

  • 命题原则

  1.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2.体现减负要求,为不同层次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就搭建平台。

  3.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4.科学规划,各板块考查方向明确、相互为用,立意明确,布局合理。控制文字量,保证阅读、思考和作答时间。

  5. 考题灵活性增强,应试性减弱,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方向发展。

  6.重视于对考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 试卷主要特点

  1. 形式上,考查形式向高考模式靠拢。

  2. 题型上,多种新题型出现。

  3.考点上,更贴合中考说明规定考点,增加汉字基本特点、汉字书写等知识点的考查,考点更加全面。

  4. 内容上,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5. 创新上,更加注重试题的语文特色、文学性和文化内涵。

  • 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
基础-运用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作文
23分
10分
37分
50分

  • 每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
题型
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
1(1)字音/笔顺
题型:阅读文段,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
1(2)成语运用/衔接
题型: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2.汉字结构
题型: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判断字谜
3.成语典故
题型: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4.补充对联
题型: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5.语境评价
题型:“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
6表达效果
题型: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择题难点
选择题的考查形式这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其考查形式同于高考对基础知识的检测。本次考试第一小题把字音成语等考点放在了一个文段中,其余考题也给出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每个选项需要同学仔细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灵活度很强。其中,第二题的灯谜,第三题的成语典故,第四题的对联补充都有很强的“语文味”,极具文化色彩,同学在做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平时的套路好像不好用了。因为我们的考试在往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
填空题
名著阅读——难度大
本次考查《水浒传》,给出六幅图,情节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情节出现在水浒传第10回,完整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初中课本中并没给出本节选文,高一人教版必修5中选录了这篇文章。
默写
记忆型默写——陶渊明《饮酒》、李白《行路难》
理解性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
实词解释—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援疑
翻译语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文意理解:从文中另找出一个记叙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抒情散文
考点:行文思路。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难度不大。与2013年相比题型相似,同时降低了难度,只需要概括具体事件。对于概括形式也没有要求。
考点:局部内容理解题(填序号)
题型:对局部内容的含义理解,分析作者情感。
考点:赏析语言
题型:以④⑤段为例,分析文章朴实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说明文
考点:说明对象特点
题型: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了哪些了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并概括、归纳的能力。
考点:内容理解
题型:根据④段内容,在文中划线处填写语句。
题型:材料链接题。
本题考查的是印证型材料链接题,学生须通读全文,理解作者对宜居城市的说明,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议论文
考点:概括分论点
题型: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分论点。
考点: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题型:选择标题
考点:阅读材料,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题型:结合生活体验谈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点

  二、典型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

  今年中考阅读难度中等偏下,其原因主要在于题型比较常规以及文章理解难度降低。但在具体答题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的阅读不能仅以题型为切入点,寻找模式化的解题套路。因此,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以考点为切入点,从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训练角度去提升,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记叙文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

  特点:

  1.文章语言平实朴素,考生需在朴质的语言体味作者情感的深厚,且作者描写的鲁西北平原的农家生活,考生比较陌生,这也会造成一定阅读障碍;

  2.题型设置变化,概括文章内容一改去年"事件+情感"形式;

  3.考查角度变化,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依旧以写作技巧赏析给定内容。

  【真题展示】

  1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___①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②______③___。(3分)

  13."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只填序号)(4分)

  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___①___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___②___

  14.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140字)(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行文思路题。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相较于2013年《洞茶》降低了难度,因为划分层次较简单,文章内容通俗易懂,也便于考生理解。

  13.语句含义理解题。

  考生需要对"麦子的味道"的具体含义做以分析,归类文中四次"麦子的味道"哪些属于本义,哪些蕴含了作者情感。本道题难度不大的原因是同学不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只需要填写序号甲乙丙丁即可。

  14.赏析语言题。

  本道题是这篇文章中相对较难的一道题,题型与2012年中考《白梅无价》"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和2013年《洞茶》"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7段和12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这两道题考查的思路是一样的。连续三年出这样类型的考题,相信考生对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不会陌生,但是本篇文章答题的难点是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本篇文章不像《白梅无价》中有很明显的抒情议论句,所以考生需要在字里行间体味作者对麦收、对故乡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三、易错题目点评

  1.易错题目

易错题号
错误原因
1(1)
字音/笔顺
题型:阅读文段,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
笔顺这个考点难度不大,但是考生平时的课堂上很少有对笔顺的练习,所以这道题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陌生。如果考生平时没有很好的书写习惯,这道题是特别容易做错的。
2
汉字结构
题型: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判断字谜
灯谜的趣味性比较强,但是有关汉字间架结构的知识点考生几乎没有接触过,它也成为这张试卷中易错题之一。
3
成语典故
这道题易错的原因是同学平时复习都把精力放在成语意思的理解上,定睛在如何做题上,但是对成语的典故和背后的故事关注的不多。这道题考查同学是不是把成语的历史背景,背后的故事都了解清楚了。从另一个侧面讲,也考查了同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的积累。
16
补写语句
这道题考查形式比较新颖,实际上还是考同学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对说明层次的分析。甲乙两个选项语序不同,所以强调的内容也不同,同学需要结合上下文分清内容的主次。

  2.难题

难题题号
不得分原因
5
语境评价
题干中四个选项没有明显的不恰当,但是仔细分析题干,我们发现四个C选项中所问非所答,没有扣住“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其余选项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正面的回答。所以这道题迷惑性较强,同学不容易选出。
6
表达效果
本道题出现在原先修辞题的位置,但是选项中没有出现对修辞的判定。从每个选项来看,内容均出自课文,AB选项选自朱自清的散文《春》CD选自鲁迅的《故乡》。但是在每句话的分析上,同学会因为不理解术语“表达效果”而产生做题的困难,另外,四个选项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对,但是仔细分析,选项中会有“无中生有”“曲解文意”的现象,不但需要同学对句子有所理解,进行分析,还需要同学对课文内容有熟悉的了解。
8
名著阅读
本次考查《水浒传》,给出六幅图,情节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情节出现在水浒传第10回,完整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初中课本中并没给出本节选文,高一人教版必修5中选录了这篇文章。
18
补写论点
补写论点难度较大,同学平时练习的都是找出分论点。这需要对文章内容和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还需要简洁的语言表达。
22
作文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给了同学很大的发挥空间,这类作文同学平时练习较少。需要同学有很强的临场作文创作能力。

  三、总体评价

  总体来看,2014年中考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考点更加全面。

  2.能力要求更高。

  3.综合性体现明显。

  4.实用性和工具性增强。

  5."文化味儿"更浓。

  6.灵活性增强。

  本次考试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其考查形式同于高考对基础知识的检测。

  本次考试第一小题把字音成语等考点放在了一个文段中,从前每道选择题只是单纯考查一个知识点,而现在知识的融合性更强,一道选择题中可能有多个考点。并且,很多考题给出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每个选项需要同学仔细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灵活度很强。

  其中,第二题的灯谜,第三题的成语典故,第四题的对联补充都有很强的"语文味",极具文化色彩,同学在做题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平时的套路好像不好用了。因为我们的考试在往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

  名著阅读一改往日"死板"的风格,选择了《水浒传》中同学相对陌生的情节;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出题形式上也有所改变,题目难度有所增加。记叙文阅读虽然出题形式中规中矩,但是未来是否会出现新的考查形式,值得我们关注。

  情境写作的考查,体现了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而作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要求同学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则打破了同学背范文临场应变的老思路,这样的题目同学无法预测和准备,它能够更真实的反应同学的写作能力。

  从2014年的语文中考中,我们发现,语文不再是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科目了, 它需要同学在平日里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它不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还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2014年打破了语文考试的套路,给了我们颠覆性的改变。展望2015年中考,我们的心情是喜悦的,因为中考终于给了语文一片蓝天,让语文可以自由飞翔!


点赞
2014-6-24 14:49 只看该作者 14#

语文改革,让孩子们措手不及啊
点赞

xuhans 发表于 2014-6-24 11:26
这里'有"我的世界
题目有这个“有”字,会让一些孩子偏题的。
“这里有我的世界”--因为一个“有”字,意味着这个世界存在的,并且一路伴我而行;“我的世界”在文章中如何体现,我的世界是什么,感受是什么。“我的世界”的角度可以使在多方面的,书的世界、音乐的世界等等,需要孩子们调动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独特体验。对于套用类型的作文素材,适用性不高。而结合说明文材料,展开想象,更是给予中考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具体内容应是充实、不空洞。
点赞

  •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