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hxhjqw     私信 等级:大学一年级 739 2013-12-16 10:01   查看: 948  回复: 11

作为考生中考答题应该把握好5个度:会做”与“得分”的关系,审题与解题的关系,快与准的关系,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压轴题。

一、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二、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三、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五、关于压轴题

对中考数学卷,压轴题是考生最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其实,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这样,就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标签: 答题中考
2013-12-16 14:55 只看该作者 2#

谢谢分享,前两条太有效果了
点赞
点评

hxhjqw 发表于 2013-12-16 15:03  详情  回复

能帮上忙就好

2013-12-16 14:56 只看该作者 3#

中考娃娃们一定要看
点赞
2013-12-16 14:56 只看该作者 4#

谢谢您的分享,都是考试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点赞
点评

hxhjqw 发表于 2013-12-16 15:03  详情  回复

不用谢,好东西就要大家分享!

hxhjqw    

等级:大学一年级 私信 739

2013-12-16 15:03 只看该作者 5#

760482678 发表于 2013-12-16 14:55
谢谢分享,前两条太有效果了

能帮上忙就好
点赞

hxhjqw    

等级:大学一年级 私信 739

2013-12-16 15:03 只看该作者 6#

风筝_77 发表于 2013-12-16 14:56
谢谢您的分享,都是考试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不用谢,好东西就要大家分享!
点赞
2013-12-16 15:36 只看该作者 7#

感谢分享!!
点赞
2013-12-16 15:55 只看该作者 8#

谢楼主分享,很给力,收藏了
点赞

新知    

等级:高中三年级 私信 3465

2013-12-16 16:04 只看该作者 9#

感谢分享!
点赞

lingb    

等级:高中二年级 私信 38

2013-12-17 08:35 只看该作者 10#

感谢分享!!
点赞
2013-12-17 16:06 只看该作者 11#

学习了,都做到要经过很多次考试的练习啊
点赞
点评

hxhjqw 发表于 2013-12-17 16:47  详情  回复

熟能生巧是有道理的,但是还是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因为物极必反撒

hxhjqw    

等级:大学一年级 私信 739

2013-12-17 16:47 只看该作者 12#

xiaomiaozz 发表于 2013-12-17 16:06
学习了,都做到要经过很多次考试的练习啊

熟能生巧是有道理的,但是还是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因为物极必反撒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