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重庆中考政策指南   2015重庆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择校库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重庆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真题 > 中考语文真题 > 正文

2013年重庆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陋室铭(2)

来源:百度        2013-06-14 11:49:34

标签:2013重庆中考 重庆中考 重庆中考语文说两句

 

原文、作者 背景、主题 译文、注释

  2013重庆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不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2013重庆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主题

  这篇铭文融诗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朗朗上口,沁人心脾。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陋室而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本身的品德高尚。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作者的身高志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后,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各路名人的陋室再一次来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最后借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一次的写出自己的品德高尚,突出了主题“陋室不陋”。

2010-2016年重庆各校录取分数线查询
沙坪坝区 渝中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更多区县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重庆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扫描关注微信

    中考网微信

热门推荐

热门学校招生信息

  • 定格青春 相伴中考
  • 参考分数线合理报志愿
  • 掌握复习技巧冲刺中考

[中考资讯]2016年中考分数早知道

[中考资讯]勤练真题把握中考动向

重庆中考指南

重庆中考指南

2015年重庆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中考考生及家长顺利通过中考,重庆中考网编辑团队精心编撰......[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政策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资讯

中考体育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真题

中考复习

中考状元

中考说明

杯赛竞赛

华杯赛

希望杯

数学联合竞赛

重点高中

巴蜀中学

求精中学

南开中学

第一中学

重庆外国语

第十一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状元

中考志愿填报

关注中考网微信,将中考资讯一网打尽!!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