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 2012成都中考语文分析 杨晓梅.doc
(49.5 KB, 下载次数: 49, 售价: 2 金币)
2011与2012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012成都中考语文分析A卷 一 、基础知识 (1)读音 :堤 与 提 : (2)错别字:杂乱无章 取缔 黯然失色 (3)成语运用:逢场作戏 ——望文生义。 二、课内文言文 醉翁亭记 (八下二十八课) (4)实词 乐:以……为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5)虚词 之、于、而、其 (6)文章整体思想的把握 三、翻译、默写 (7)文章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开归晦明)朝明暮晦。 (8)课内诗词:上下句3句,二选一默写诗歌 四、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说明文) (9)文章整体把握:椅子对中国文化影响的几方面 (10)说明方法——比较说明的作用 (11)文章结构的作用(总分总) (1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五、作文 走过那一个拐角(难度不大,有话可说) B卷 一、诗歌鉴赏 早梅 (1)梅的特点 ——文章整体把握,归纳 (2) 数枝 与 一枝—— 练字 二、文言文阅读 (3)实词意义 遗(古今意差别 馈赠; 遗留) (4)翻译句子(敛、惮、辞) (5)文章整体把握归纳:为什么称包拯为包青天 三、1、名著阅读 填空 (6)填题目(《水浒传》);(7)填主人翁,性格特点(《简爱》) 2、现代文阅读 (散文目送) (8)标题与文章结构把握,思想感情 (9)题记与作者思想感情 (10)词语涵义;从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11)结合自身赏析文章 四、语言运用 (12)阅读材料,得出结论; 提出建议; 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住宅区命名”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既联系身边熟悉的生活,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1成都中考语文分析A卷 一 、基础知识 读音:河畔 错别字:进退维谷,长吁短叹,焦躁 词语误用:味同嚼蜡(望文生义) 二、课内文言文《核舟记》八上 实词:了了 虚词:因;为;而;则 对文章的理解 三、翻译默写 重点词:奇、可、倚、历历 默写:三选二填上下句,二选一默写诗歌。 四、现代文阅读 城市绿墙 说明文 绿色围墙的功能——提炼关键词 说明方法——举事例及作用 只——副词的作用及在文章中的意义。 结合现实,谈谈绿墙借鉴意义。 五、作文拥抱 B卷 一、诗歌鉴赏 郑谷 菊 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 分析关键句(修饰手法的把握) 二、文言文阅读 项羽本纪 实词:属:跟从 翻译句子:重点词 德 怜 项羽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选择《骆驼祥子》填空题《音乐巨人贝多芬》 小说 翻浆的心 青年是怎样的人——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形象的考察 翻浆的含义——标题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和词语的情感 小说结尾的妙处——对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的考察。 结合现实谈小说主题。 四、语言运用 以阅读为话题。归纳(归纳一份阅读情况调查表),仿写,辩论。 2011、2012成都中考语文各部分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绿色围墙的功能——提炼关键词。 说明方法——举事例及作用。 只——副词的作用及在文章中的意义。 结合现实,谈谈绿墙借鉴意义。 | 整体把握:椅子对中国文化影响的几方面 说明方法——比较说明的作用 文章结构的作用(总分总)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 | | | | | | | | 梅的特点 ——文章整体把握,归纳 数枝 与 一枝—— 练字 | | | | | 实词:属:跟从 翻译句子:重点词 德 怜 项羽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 | | | | | | | | 青年是怎样的人——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形象的考察。 翻浆的含义——标题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和词语的情感。 小说结尾的妙处——对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的考察。 结合现实谈小说主题。 | 标题与文章结构把握,思想感情 题记与作者思想感情 词语涵义;从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结合自身赏析文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