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高一家长,去年这个时候和现在的中考家长一样,纠结和迷茫,为了中考怎么确定学校。我不敢说,现在多么了解,但是还是有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1、学校老师的话,信一半。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也还不错的话,去学校单独问老师,老师都还算是十分热心的,帮助我们权衡利弊,分析状况。
言辞一致的是,首先孩子的成绩是有希望的,正常发挥达到6A线,就一定能上。前提是第一志愿一定要填该校。若有发挥失常一定要赶紧到学校报择校生,这样孩子基本上就没问题,可以留在学校了。
2、经历过中考后,看到了孩子的同学的一些例子,我终于茅塞顿开了。我先给大家算一笔账。
以四大名校每校的招收计划都是1000人为例。
公办生的招生计划是80%,那就是800人。
指标生原来是占公办招生计划的30%,今年提升到了40%。也就是320人。那公办招生人数还剩480人。
直升生以雅礼为例是150人,那公办招生人数只有330人。
除去特长生之类的,差不多剩300人。
然后,还有系内的一些学校的签约生,他们签约后可以以6A或者5A1B的分数线优先被学校录取。我就算差不多100人好了,实际上可能不只这个数。
那就是说到最后裸考拼中考成绩的就只有200人左右。
3、A为什么到A+。
官方说法是因为踩线的人数太多了?
端倪出来了,踩线的人数太多了,肯定是对名校招生有影响,如果没有影响肯定不会特别拿出来说。
那如果今年是6A生如果没提前签约,就有点危险了。5A生就基本没什么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