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老同学老张的孩子最近参加中考,成绩不是太理想,只有4A2B。按照长沙高中招生的要求,这个成绩离他理想的“四大”有比较大的差距。跟我的交流中,他唉声叹气,特别羡慕那些“学霸”家长。

后来,他的失望逐渐转变成了愤怒。原来他在网上读到了好几篇关于对长沙中考制度批评的文章,于是“恍然大悟”——这一切跟他自己着实没有任何关系,他的不幸都是不完善的制度造成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心情我特别能够理解。但是作为一名6A生家长,此时此刻我说什么,气头上的他都听不进去。况且,像他一样的家长,肯定不在少数。所以,我就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就这个问题好好谈一谈我的看法,并和所有家长商榷。

不纠结往事,永远朝前看

现在我们的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全部寄托。中考、高考关系到孩子的前途,既是对三年里成绩的检验,又具有选拔和甄别性质,所以特别牵动着家长的心。

考试是不是最好的检验形式,尚有待讨论。但我们必须承认:考试是对平时付出努力多少的一种很好的检测方式。想当初,我也曾经为孩子成绩的不理想而伤脑筋。孩子上初三以后,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我选择和班主任、孩子一起坐下来促膝谈心,研究考试制度。长沙市实行等级制的招生方式很多年了,从我们一进初中便知晓。政策制定的目的,应该是希望孩子们不要偏科、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分析孩子的各科成绩,哪些可以保A,哪些是有差距的。知己知彼以后,事情便好办起来。当别人在忙着应酬、觥筹交错的时候,我几乎拒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在陪伴、督促孩子学习;别人在盲目自信时,我们在研究孩子的成绩,用一年的时间帮他保持长板、补足短板。可以说,最后的结果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孩子的成绩是6A。

在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中,总有所谓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制度是死的,也是既定的,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去努力做我们家长可以做的工作。扪心自问,为什么同样的等级制度,有人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而你的孩子却没有?难道自己没考好,就可以把一切责任都推卸给制度,自己便没有一丁点责任,就不需要反思了吗?

有句俗话是说,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时我们都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我们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心理上的自我防卫我们大约都能够理解,但如果沉迷于此,而自欺欺人,无疑就是“装睡”了。

佛家有云:凡有果,必有因。《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生活没有特别地偏爱谁,更不会无缘无故地给谁带来不幸。与其现在抱怨制度,与其纠结往事,不如朝前看,现在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

朝前看,毕竟这只是中考,还有高中三年时间,只要付出了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没那么多失败

老张抱怨说,你看中考怎么这么难,全市几万名初中毕业生只有2000多6A生,拿6A比高考还难。

他的孩子我是了解的,其他各方面还好,就是平时不爱阅读,语文和文综成绩总是不太理想。可我这个同学却总是盲目自信,眼光也很高,总认为孩子必须上“四大”,没有6A,不上“四大”就等于是“灾难”。自从成绩出来后,本来活泼开朗的孩子,也在父母的责备声中,变得沉闷起来。

佛语有云,有执念,就有痛苦。执念说的就是错误的执着。

高考不难,是因为你眼中不仅仅只有北大清华,不仅仅只有重点本科,除了北大清华还有很多的选择。而中考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你的眼里只有“四大”,即便能力有差距,还是执着于上“四大”。这样看来,人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失败,很多所谓的“失败”,是因为我们设立了错误的目标,建立在不恰当的期待上,这都是强加给自己的失败。

中考前,孩子曾经问过我,如果中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我说,如果成绩不理想,能上什么学校就去什么学校。否则就算去了名校,跟不上班,那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的孩子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参加中考的。

量体裁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孩子的成长教育,再恰当不过了。名校虽好,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名校虽好,不代表其他学校就不好。孩子具备进名校的条件,就好好地鼓励引导。进不了名校,也不是到了世界的尽头。据我了解,不是非四大名校的学生就考不上好大学,“四大名校”的学生也不一定都上一本线。只要留心观察,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多的是。

孩子的一生还很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如何,能否进名校肯定不是主宰他一生是否幸福的唯一因素。如此想来,内心就释然了。

所以,真心期待每一个家长都对孩子说:不管你们能否进名校,爸妈都爱你!
回帖赞 (查看排行)

鹅羊山  

等级:高中一年级 私信 143

2015-7-14 11:15 只看该作者 3#

没有太多新意,看着都累!
点赞 6
2015-7-14 11:32 只看该作者 5#

分析得很客观。我也是6A孩子家长,这一年来、三年来、九年来家长和孩子的付出,冷暖自知。我觉得家长不应过分关注孩子考了几个A,更应思考为这几个A到底付出了多少,一般而言付出总与收获成正比
点赞 2
2015-7-14 20:56 只看该作者 9#

写的好。
中考前,我就对我崽说了,不刻意要求你考多么好,正常发挥就行了, 考6A,我们上长郡或雅礼,考5A,我们就上南雅的择校或市实验的希望之星班,考4A, 我们就上市实验的希望之星班(嘿嘿),万一考3A, 那我们就上长外。所以,我崽中考时压力一点都不大。结果发挥的还算出色。。。
所以,不要一味的给孩子压力,有时放松一点,反而会给你一个惊喜。
点赞 2
2015-7-14 11:46 只看该作者 6#

懒猫lanmao38 发表于 2015-7-14 11:32
分析得很客观。我也是6A孩子家长,这一年来、三年来、九年来家长和孩子的付出,冷暖自知。我觉得家长不应过
支持你的观点。我儿子班里一个同学,平时都是5A到6A的水准。中考前一天不幸感冒发烧,折腾了三天,最后只得了2个A,这种情况能怪谁?本来大有希望进四大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1
普通帖
2015-7-14 11:10 只看该作者 2#

转给大家看看
点赞
2015-7-14 11:18 只看该作者 4#

释然了谢谢
点赞
2015-7-14 12:06 只看该作者 7#

实话说,6A其实不难,比起各高中学校的提前考试要容易很多,难就难在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2015-7-14 20:32 只看该作者 8#

得A不难,难就难在,在一次万众期待的考试中一并得A,
点赞

xiao6129  

等级:小学六年级 私信 323

2015-7-14 21:07 只看该作者 10#

考得不理想要沉静下来反省,多找自身原因,少抱怨不愤怒,不要非名校不读,还有三年时间,足够逆袭。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赞
2015-7-15 10:09 只看该作者 11#

佛语有云,有执念,就有痛苦。执念说的就是错误的执着。
点赞
2015-7-15 17:15 只看该作者 12#

刘可人爸爸 发表于 2015-7-14 11:46
支持你的观点。我儿子班里一个同学,平时都是5A到6A的水准。中考前一天不幸感冒发烧,折腾了三天,最后只得

至于意外,在任何事情上都可能发生的。但一般而言付出和得到总成正比
点赞

阿虎a  

等级:幼儿园大班 私信 1

2015-7-16 21:19 只看该作者 13#

量体裁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孩子的成长教育,再恰当不过了
这话说得好,但是国家这种制度能做到这一点吗?
点赞

anglezhou  

等级:小学二年级 私信 151

2015-7-17 15:23 只看该作者 14#

家长们的观点确实需要改变了!
点赞

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