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fanfan爸     私信 等级:小学二年级 24 2013-8-13 12:13   查看: 4670  回复: 85

提示:此帖已于2013-8-14鉴定为精华帖,请到本版精华区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看了一些帖子,有些网友为“本地生”与“外地生”问题争论不休。我认为有几个问题要弄清楚:
1、“长沙人”与“外地人”:其实这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长沙在1949年时人口不过30万,迄今人口超过400万。人口数量增加10几倍,除人口自然增长外,大多数是由移民迁入造成的。所以,长沙虽然不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但现在的长沙人中有许多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就我而言,一家三口,我与老婆尽管户籍都在长沙,但祖籍尽在外地。我在长沙已20多年,但仍未改乡音,其他人一听就知道我是“外地人”;到时老婆一口流利的长沙话,没人怀疑她不是“长沙人”;在家只有儿子自称是“长沙人”。我想,与我家庭相似的“长沙人”家庭应该不是少数吧?在我的亲身经历中,长沙是一个十分包容的城市,在长沙人中根本不存在排外的思想。为什么在论坛里一些网友非要强分“长沙人”与“外地人”呢?
2、有网友可能马上会反驳道:这不是要搞地域“歧视”,问题的关键是涉及“外地人”到长沙“抢夺”教育资源,致使长沙本地学生失去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再说的具体一些,就是一些“外地”学生不仅占有了本属长沙本地学生的一部分优质初中资源,而且还占有了原属长沙学生的“四大名校”资源。所以,有些网友不无极端地主张,禁止外地学生在长沙就读,禁止他们与长沙学生一起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是有违教育公平原则的,是具有歧视性的。
3、一些长沙家长认为,长沙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建立在长沙纳税人基础之上的。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但事实真的这样吗?大家应该知道,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长沙经济近十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发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其他地区经济发展为代价的。政府将一些省内优质大型企业集中到长沙,使得原住地的经济出现大滑坡,近十几年中迁往长沙的大型企业有长丰汽车、浦沅机械厂、湘江仪表厂等等。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长沙的GDP增长了多少多少,我们想过没有,这种增长可能是以其他地区经济滞后为代价换来的?
说到纳税,外地人与长沙本地人一样纳税,而且纳的税额税种都是一样的。有人以为长沙的优质教育资源只是由长沙纳税人纳的税建立起来的。这种观点可以说是没有弄清楚中国的税收制度,而造成的误解。中国的税收包括地税和国税两种,地税留由地方政府支配,国税则全部上交中央,再由中央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省,在这两税种中,国税占大头。谁能保证长沙的优质资源全是建立在地税基础上的?谁能保证长沙的教育预算中没有一分钱来自国税?如果没人保证,那凭什么说长沙的教育资源就只是长沙纳税人的贡献呢?还有长沙一些贫困家庭按规定是不承担任何税收义务的,他们没有纳税,难道他们就没有资格享受长沙人的教育资源了?
政府给予长沙的优惠是相当多的,如现在烈日炎炎,全省高温不止,全省的用电量已是相当紧张了。省内有些地方已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而政府则倾全力保障长沙市民的用电。两项比较谁在做出牺牲?
当长沙本地学生在教室里享受优质教育时,可曾想到,其中的一些优秀教师就是来自于外地。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沙的优质教育是以其他地区教育的停滞或倒退为代价的。
说到这里,有网友可能会抗议:这是制度造成的困境,为什么要我们家长和学生来承担?的确,教育的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所造成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这种造成教育不公的制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长沙是这个不公平制度的获利方,既然长沙人从中享受到了利益,当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均等,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
4、虽然我赞成外地学生有权利分享长沙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我不赞成以现有的由长沙某些初中在小升初时暗中在全省招生的行为,也不赞成招收外地插班生的做法。理由很简单,初等义务教育首先要满足本地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长沙的各类公立中学首先要满足长沙市的初等教育的需求。只有在满足这一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招收长沙以外的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些学校特别是所谓的“名”初中,提前半年暗中进行招生考试,不仅招收本市学生,也招收相当部分的外地考生。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就近入学”的原则,而且由于相当部分的外地考生的存在,挤占了一部分本地学生原应享有的教育权利。这明显是对长沙学生的不公平表现。
招收插班生的做法更应该禁止。既然学校有能力招收插班生,说明学校在当初小升初时并没有尽学校能力招收学生,可能使一些学生失去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这是对这些学生的不公!而且学校招收插班生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提高本校中考时的6A率,一些学校在全省各地尽可能地招收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竞争十分激烈的长沙中考,使一些本有希望进入“四大名校”的学生丧失了机会;另一方面在全省各地招收优秀插班生的做法,也是对学生原在学校的不公平,说的不好听点,这属于“摘桃子”的行为。
5、要结束这种招收外地学生的“乱像”,应由教育主管部门主持治理整顿。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严厉杜绝禁止小升初的一切招考行为,切实执行“就近入学”原则。另一方面由教育主管部门主持安排长沙市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在全省各地招收外地生班,具体人数可视情况而定。这些外地学生中考时必须会原籍参加考试,不能在长沙中考。这样,外地考生能像长沙学生一样享有长沙的优质教育资源,又不会与长沙学生一起去“抢”占有限的中考“资源”。

这些想法也许长沙家长和外地家长都不满意,甚至会认为这只不过是用一种不公平取代另一种不公平而已。我以为,在这个世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我们能获得的可能只是相对的公平。甚或我们根本就不能获得公平,在众多的不公平中,我们也许只有选择的权利——“两害相权取其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
已有 2 人评分金币 理由
遥远家长 + 5 长沙从来就不是排外的城市!
云翔天际 + 5 神马都是浮云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013-8-13 12:33 只看该作者 2#

楼主的话非常中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点赞
2013-8-13 13:28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的1、2、3点曲解了本地人和外地人在争论中的特指对象,没有人反对在长沙购房、工作、户口不在长沙的外地人子女来长沙读书,反对的是什么贡献也没作,就凭违规考试这点伎俩进入长沙的。事实上,这些违规行为与长沙市鼓励外地人来长沙发展、购房、就业等政策相背。说个很简单的道理,原来没有长沙户口的至少需要购房才能得户口、得学位,现在不用走这一步、只需要考试过关即行,如果你是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你是长沙市财税部门的人,如果你是长沙千万人口的规划者,如果你是长沙经济兴衰的得失者,你会允许这种阻碍经济发展的行为发生不?一些人标榜考试进来的外地生是人才,是会对长沙作出贡献的,这里我想问一下各位家长:如果你在长沙没有住房、没有亲人、没有工作、没有事业,你的子女在长沙考进了一流大学,你是选择更好的地方发展,还是会回到长沙这个能本地人利益都不保障的地方来报恩?一个萝卜一个坑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事实,借道就是借道,占坑就是占坑,这点不要回避,抢了人家的东西还搬出道貌岸然的理由来,只能说明那些人骨子里面就是占便宜的主。外地生来长沙占坑的不少,但在论坛发表强盗逻辑的也就是那么几个ID及马甲,对这些人我除了鄙视还是鄙视,你们为何不能向那些低调、沉默的“外地人”学习?为何非要主动站出来伤害本地生的感情?你们难道不知道对付你们的办法有很多吗?在论坛被激怒的本地家长是会采取多种形式来反击你们的恶劣行径的,这个你们阻止不了!
点赞
点评

闲雅770 发表于 2014-6-20 14:01  详情  回复

说得好,赞一个

abab    

等级:初中三年级 私信 0

2013-8-13 13:33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的文章相当长,但是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感觉楼主的整个观点是非常中肯的,也都有理有据。我个人是非常愿意接受的!
点赞

如然    

等级:高中一年级 私信 640

2013-8-13 13:43 只看该作者 5#

说的好,顶一个。
点赞
2013-8-13 13:54 只看该作者 6#

其实说白了,就是教育局的作法太让人伤心了,对一些公办学校的放任应该负责任。
点赞
点评

cshjj 发表于 2013-8-13 14:34  详情  回复

顶一个,就是这么回事,以前提前招生还遮遮掩掩,现在是明目张胆


楼主说的非常好,不偏不倚。我觉得插班生的事是名校争夺生源,又没有得到有效的政策压制导致的,希望教育部门做出好的决策出来。

另外,本来是点“顶”的,结果手快点了一下“踩”,楼主不要介意呀
点赞

cshjj    

等级:高中一年级 私信 137

2013-8-13 14:34 只看该作者 8#

15607316323 发表于 2013-8-13 13:54
其实说白了,就是教育局的作法太让人伤心了,对一些公办学校的放任应该负责任。 ...

顶一个,就是这么回事,以前提前招生还遮遮掩掩,现在是明目张胆
点赞
2013-8-13 14:47 只看该作者 9#

绝对公平是从来没有的。人、财、物、资源、信息的流动性是由这个时代决定的。
点赞

有道理,除民办外的初中学位只能让长沙学生就近入学使用,杜绝择校生,择校生或外地生只能去民办学校。高中类似于大学,属于非义务教育,要么全省所有高中统一命题考试,全省统一招生,按学生成绩和志愿录取。要么高中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自主命题,自主招生。这样大家应该都没意见了。
点赞
点评
支持: 0.0

nick虎子 发表于 2013-8-13 15:54

支持: 0

2013-8-13 15:40 只看该作者 11#

楼主写的很中肯,问题是有关部门,一定要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长此以往,竞争压力将会更大,这样的话,不仅对本地生,也对外地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现在长沙的家长在抱怨读书难,外地的家长也在抱怨读好书难,而且,现在在论坛,本地家长和外地家长已经可以说在互相指责的阶段了,这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最大主导因素还是政策,希望这种现象不要再持续太久了!
点赞
2013-8-13 15:40 只看该作者 12#

楼主前部分赞成
既然前面的不公平已经损害了其它地方的利益,为什么后面的不公平继续要其它地方来承担?换句话说,假如几大名校不是在长沙,而是在永州、怀化,我看某些人又会要调转枪口了
点赞
点评

fanfan爸 发表于 2013-8-13 21:17  详情  回复

让长沙优质中学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收外地学生班,难道不是一种次优选择吗? 如果“四大”名校在永州、怀化等地,我想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点赞

高中又不是义务教育可以择校呀
点赞
2013-8-13 15:52 只看该作者 15#

顶楼主,非常认可楼主的观点。
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可以招收外地优质生源。
但不能在长沙参加长沙本地的中考。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