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记得一位同学的QQ签名是这样的:“看着我和我身边这一群为了未来而奋斗的同志们,我真想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很值得回味。活在当下究竟意味着什么?要是家长们来回答,一定会回答:“活在当下就是为中考奋斗,为好高中奋斗,为好大学奋斗,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学生们真是这么想的吗?

  我专门去问了几位同学将来的去向,可是几乎都回答不出来。“你对什么感兴趣?”“心理学”“你以后要当心理学家吗?”“不”“那你要干什么?”“……”看来并不是为理想而奋斗。

  “你将来上那个大学?”“不是太想去北大清华,香港大学还不错”“那你去香港大学?”“不知道”看来并不是为大学奋斗。

  “你高中上华一?”“不知道”“上二高?”“不知道”“你去哪里?”“到时候再说”看来也并不是为高中奋斗。

  看起来,大家活在当下,仅仅是为了中考,为的仅仅是一次考试。我不禁思考:这样在题海中度过一年,却连自己以后的目标都不明确的大家,究竟是为什么对既不能一考决定终生,也不能说明一个人将来以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的中考产生如此大的干劲呢?

  读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跳出来说:“中考考好意味着好高中,好高中意味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好工作,不管孩子明不明确目标,现在为中考努力就可以了,纠结这些做什么?”我认为,家长、老师对这种话一遍遍的重复,才是学生们活在当下如此努力地原因。想想看,老师和家长平时是怎么说的?“像你这样疯闹,将来别人都考上了重点高中,就你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还笑得出来?”“重点高中相信实力,相信分数”“重点高中的大门永远向肯付出努力地人敞开”……是的,这些话确实是真理,即使鲁迅在世也不能将其驳倒。于是学生们将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中,发奋图强。可是,学生们并不清楚以后社会是什么样的,自己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是为了什么,于是就有了某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了去卖猪肉的事。看起来大家目标都很明确,都是为中考努力,可是大家内心深处真的是这样清楚吗?不清楚自己在为什么努力却一头钻进题海,岂不是笑话!

  我觉得,这并不是学生的原因。一个人一生下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不知道清华不知道北大,不知道中考不知道高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家长和老师教给我们的。看到孩子天资聪颖,便夸他:“将来这是上北大清华的料。”事实上,在我以为“清华”是“轻松滑板学校”的时候,就有人这么说我,渐渐地我就开始有一种概念:轻松滑板学校是像天堂一样的地方,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目标。果真如此吗?如果我就这么被误导下去,我就会失去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的兴趣,尽力去追求清华,从婴儿到长大,从不会倾听自己的心。如果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被误导着一路走来的,是多么可怕!

  清华、北大,决不能是毕生的追求。即使面临中考,乃至高考,都不应告诉孩子,现在努力就只是为了重点学校,这是原则性的错误!将来的理想呢?炽热的报国热情呢?梦想中的伟大事业呢?就因为小小的中高考就暂时丢一边不管,只顾好学校了。家长可能想着中高考结束,理想就又会回来。可时隔十年不通音讯的朋友,友情是不会依旧的。过分强调考试、分数、重点学校只会让孩子的理想掉进污水中,再也捞不起来。

  可能家长、老师并没有说过:“现在努力就只是为了重点学校”。但是,很容易给学生这样一条信息。问一个考试不考的问题,老师摆了摆手;政治讲到一半,老师停止讲述令人忧心忡忡的环保问题,严肃地说:“考试的时候遇到这种题目……”;问化学老师课本上没说的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对的运动状态,老师皱着眉头:“原子结构只是一种理论,理论上能说通就行了,考试会用就行了。”;练字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可非要提到字写好作文能得高分,把练字说得那么功利;碰到有争议的题目,老师示意大家安静:“大考绝对不会出这么纠结的题目,不用争了”……

  感觉上,初三来了,学生们活在当下,活在两眼只盯着重点高中的家长和老师身边,似乎总在接受一种信息“与考试无关的不要干”。放弃自己的兴趣是令人难受的,而那些从小就没有兴趣的人更是可悲的。有人会说“这就是中国国情”。听到这句话,我是非常愤怒的。无论是谁说这句话,我都觉得这个人是一个胆小的懦夫。说这句话的人相当于承认的中国国情本该如此,并觉得这样的国情虽不可以接受,但无法改变,就坐以待毙吧。为什么这样的国情不可改变?从现在开始,所有的看到此文的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重点高中虽然很重要,但你的理想更重要。孩子,从今天起,你可以任意发展自己的兴趣,好吗?”,所有的看到此文的老师都会认真回答学生每一次提问,不再在讲人类的伟大智慧时说些倒胃口的题目,中国国情就会开始改变!想想1911年,存在5000年的封建制度都被推翻了,现在的国情真的就比封建制度还难改变吗?

  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使我有了钻研自己兴趣的自由。可是我认识一个喜欢日文钻研罗马音的同学,就一直不得很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我真的为有自己兴趣却不得自由发展的同学感到悲哀。斯蒂夫·乔布斯永远离我们而去,我深深地哀悼。其实中国人口大国,每天都有很多个“乔布斯”出生,只是这些“乔布斯”都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去学语数外物理化去了。初三年轻的“乔布斯”们活在当下,却永远也成不了乔布斯,这是中国的悲哀。

已有 2 人评分金币 理由
叶双妈 + 5 赞一个!
长江之水 + 10 赞一个!

总评分:  金币 + 15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pj_lib 发表于 2014-4-8 16:59  详情  回复

这个孩子太让我刮目相看了

长江之水    

等级:版主 私信 1457

2013-10-14 11:07 只看该作者 2#

认真的读了此贴,真的非常震撼,孩子们的思想真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刻。我在想,中考高考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重要,高过了孩子们的理想和兴趣,可以让他们放弃所有?
点赞
2013-10-14 11:10 只看该作者 3#

现在教育不是让孩子有个性,有理想,只是让孩子去做无谓的竞争,初中高中竞争完后大学一放松,再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存活率
点赞
2013-10-14 11:21 只看该作者 4#

何谓素质教育?为什么素质教育一直只是一个口号?
我觉得这个孩子说透了:可能家长、老师并没有说过:“现在努力就只是为了重点学校”。但是,很容易给学生这样一条信息。问一个考试不考的问题,老师摆了摆手;政治讲到一半,老师停止讲述令人忧心忡忡的环保问题,严肃地说:“考试的时候遇到这种题目……”;问化学老师课本上没说的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对的运动状态,老师皱着眉头:“原子结构只是一种理论,理论上能说通就行了,考试会用就行了。”;练字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可非要提到字写好作文能得高分,把练字说得那么功利;碰到有争议的题目,老师示意大家安静:“大考绝对不会出这么纠结的题目,不用争了”……
点赞
点评
支持: 5.0

lch737200 发表于 2013-10-14 11:52

支持: 5

2013-10-14 11:37 只看该作者 5#

我个人感觉这个题目有点过。对于孩子有无梦想,一是他的环境、家庭、学校、朋友圈的诱导诱发有关系,是他自己对生活的领悟,这对谁都一样。你让一个一岁的孩子说梦想,有意义么?但他说的不误导,这个观念我赞成,在他有些思考能力时,我赞成给他各种所需的材料去思考,所以我曾经给他所在学校提过意见,针对有些老师带个人观念去评价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发生的事,以及伟人,是错误的诱导,是在传递一些带有个人色彩的情感,这必须要阻止。
点赞
点评

叶双妈 发表于 2013-10-14 13:59  详情  回复

这个确实,但是事实却是,很多孩子都没有具体的梦想。

2013-10-14 11:37 只看该作者 6#

社会提倡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也确实必不可少,但大家也应该知道,人类社会的进步,素质的提高,集体教育和精英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过分强调个性化会适得其反,人的一生就是矛盾的一生,切不可矫枉过正。北大固然有卖肉的学子,但这样的有几个呢?
点赞
2013-10-14 11:42 只看该作者 7#

崽复习语文课外阅读时,我抽问水浒传里顾大嫂的丈夫是谁?崽说不知道,这是老是没安排背的,绝对不会考。晕。这应试教育伤人啊。
点赞
2013-10-14 11:56 只看该作者 8#

不读书,哪来的理想,哪来的兴趣。不读书,那不过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跬。因为读了书,才知道自己的理想,才知道自己有哪些兴趣。完全一味的说发展兴趣而没有知识的基础那必定是枉然
点赞
点评

叶双妈 发表于 2013-10-14 14:02  详情  回复

文章的意思不是说不读书,只是说读书的目的太功利,也是给孩子的未来、梦想建了一个模子。

2013-10-14 13:26 只看该作者 9#

孩子们的想法是比较深远,但现实毕竟是现实,如果你不考好中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不好考高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你以后的就业面就会窄很多,这就是现实呀!
点赞
2013-10-14 13:55 只看该作者 10#

点赞
2013-10-14 13:59 只看该作者 11#

晒被子晒心灵 发表于 2013-10-14 11:37
我个人感觉这个题目有点过。对于孩子有无梦想,一是他的环境、家庭、学校、朋友圈的诱导诱发有关系,是他自 ...

这个确实,但是事实却是,很多孩子都没有具体的梦想。
点赞
2013-10-14 14:02 只看该作者 12#

飘过的云1 发表于 2013-10-14 11:56
不读书,哪来的理想,哪来的兴趣。不读书,那不过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跬。因为读了书,才知道自己的理想,才 ...

文章的意思不是说不读书,只是说读书的目的太功利,也是给孩子的未来、梦想建了一个模子。
点赞

一袭风清    

等级:版主 私信 3

2013-10-14 14:34 只看该作者 13#

目光浅短的的中国功利式教育,可以走多远?不是因为爱好和热情支撑起来的工作和学习,可以出多大的成就?
点赞
2013-10-14 14:49 只看该作者 14#

考试伤人,为了考试而读书
点赞

谢昌宏1    

等级:高中三年级 私信 3356

2013-10-14 14:58 只看该作者 15#

对现实分析很贴切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