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离中考只有短短的79天了!我们家长应根据各自孩子的特点,提两步走,三方面,四注意:

  两步走:

  1.腾出空来赶快了解一下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思想动态,然后对症下药,帮孩子拟定合理的时间表,并陪他(她)学习一段时间,让他感到马虎不得,感到再不认真也说不过去。切不可简单粗暴。

  2.中考期间不加压,让孩子心情轻松、自信、健康,保持最佳发挥状态。心态平常大考门槛轻松过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三方面入手:

  1.思想上鼓劲加压:明确目标,相信孩子的能力,关键在于为与不为;不同分数上不同学校。

  2.生活上贴心照顾:思想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身体便容易虚弱。这时一定要坚持劳逸结合,保证较充足的睡眠,实现学习与休息的良性循环,如果晚上开夜车,白天倒没精神,只能导致功课没长进,身体也垮了。这个时候,家长也要关心孩子的起居饮食,督促孩子劳逸结合,调整好生物钟。

  3.心理上热情疏导:(交流、宽松)

  四个注意点:

  1.切忌期望过高。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爱把“至少要考5A、6A“一定要上‘四大名校,考实验班”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愈发悲观、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更不要再带着孩子去四处征战,纠结于各种所谓的理科实验班招生试题的题海中。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因此,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你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2.切忌制造紧张空气。为了给孩子督战助阵,有些家长刻意制造出“一级战备”的考前状态,如请假在家做“专职后勤”,晚上绝不打开电视等等。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压抑、烦闷,“透不过气”来。明智的做法是,家长该干嘛就干嘛,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如夫妻吵架、邻居冲突等等,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3.切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能让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阶段,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当孩子某一次考前测验失利时,一味责骂只会让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这时,家长最好多与老师、孩子沟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4.切忌唠叨。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一些家长总爱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等等,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重思想包袱。你有这唠叨的功夫,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的神经放松一下。

  家长应该相信老师,相互配合,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升入理想的学校和步入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3-28 11:32 只看该作者 2#

经验之谈,学习了
点赞
2014-3-28 11:32 只看该作者 3#

谢谢提醒!
点赞
2014-3-28 11:41 只看该作者 4#

嗯,有道理,学习了
点赞
点评

王卫红999 发表于 2014-3-28 21:51  详情  回复

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2014-3-28 11:47 只看该作者 5#

分析得很到位呀~
点赞

hqzy    

等级:小学四年级 私信 0

2014-3-28 12:28 只看该作者 6#


谢谢提醒!
点赞
2014-3-28 13:55 只看该作者 7#

小孩自己懂事就行   
点赞
2014-3-28 17:18 只看该作者 8#

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点赞
2014-3-28 21:51 只看该作者 9#

梧童 发表于 2014-3-28 11:41
嗯,有道理,学习了

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点赞
2014-3-28 21:56 只看该作者 10#

fanwind 发表于 2014-3-28 13:55
小孩自己懂事就行

经验之谈

点赞
2014-5-13 17:51 只看该作者 11#

点赞
2014-5-31 22:38 只看该作者 12#

点赞
2014-6-12 13:02 只看该作者 13#

真是两难呀
点赞
2014-6-13 14:41 只看该作者 14#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这个因人而异,有的孩子潜力大,我知道的一个女孩子以前没有培训过奥数,自学两个月的奥数,参加了n次的理实班招生考试,以考代练,终于考上长郡本部理实班,我的孩子前后也参加十来次的考试,从第一轮淘汰到能参加复试最后考上麓山理实班,坚持不懈的努力,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勇气,经历挫折不气馁的毅力,将受用终身。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