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长沙中考政策指南   2015长沙中考大事记   长沙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论坛热贴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长沙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说明 > 正文

2013年长沙中考语文命题思路完整解析

来源:星辰在线        2013-06-25 15:34:47

标签:长沙中考 2013长沙中考 中考语文说两句

  长沙中考网6月25日:长沙市中考命题组昨日公布了2013年长沙市中考试卷答案及命题思路解析。2013年长沙语文中考命题思路如下:

  相关阅读>>2013年长沙中考各科命题思路及试题答案汇总

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是我们的梦想

  ——2013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命题思路

  一、根植课标,语文命题之本。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013年长沙市语文中考试卷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以全面考查语文素养与能力为宗旨,命题组从主旨确立、考点铺陈、 板块组合、材料选取、题型设计、文字表述等方面,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关注社会热点、探索生活真理,思考人生真谛,用语文的思维理解感悟生活的情怀,树立 “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二、缘木顺天,语文命题之道。

  1、感悟情趣与思考理趣相生。

  语文命题要吸引学生阅读文本,从经典和现代的形散神聚的语段句子中激发解题的兴趣,感悟其中浸透的情感趣味与价值取向,同时,更要引导学生从文 字的表象入手,调动知识积累与思维活力,条分缕折,归纳梳理,提纯升华,寻找到生活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在逻辑的海洋中徜徉,感受思考的理趣,培养良好的 思维品质。

  厚重典雅而充满理趣是这套试卷追求的一个特点,语文学习不是止于语言和文字,还应触及文化和哲理,这也是初中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例如第 9题诗歌鉴赏,命题者精选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象与“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情感鉴赏,题材为离愁别绪,厚重典雅,让 学生在入境与出境中和诗人一起赏明月,思友人,在杨花落、子规啼的声形中悲愁共鸣,感悟情趣。而《磨难是最好的礼物》一文,既从正面引领学生勇敢面对磨 难,充满情趣,又从哲理的角度,让学生在概括中心论点的同时懂得磨难使人进步、坚强和超越的人生真谛。这无疑是命题者将知识点、情感点与理性思考点理想地 汇集在一起,这种设计,表现了命题者引导考生沉淀情感、传承文明、思考传统的命题意图。感悟情趣与思考理趣交相辉映。

  2、关注生活与尊重生命并行。

  语文命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试卷内容的价值取向,更要尊重学生生命,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生活的热点、 焦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领悟生活,反思自我,获取正确的价值观,积累人生的正能量。丰富的语文情怀只有融入生活现实和时代土壤中才能找到附着点,因此将考 生的视野和思考引向社会生活,引向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引向关乎寻常的点点滴滴,其实就是厚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情感,引导学生领会“生活即语文”的 内涵。

  本套试卷的选材几乎涉及了2013年中国和长沙新近发生的国事家事身边事。例如第2小题和第3小题,在所设的选项中浓缩了大小6件时事:保卫南 海、“我是歌手”、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习近平谈治国之道、长沙市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长沙制造全国首台“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 “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等。例如第5题综合性学习,选取第18个“世 界读书日”,结合学生阅读贫血综合症,设置“好读书,读好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了“宣传读书活动。”“调查读书状况”“探讨读书方法”三个活动 内容,设题对接教材,深入浅出,重在引导考生尊重生命,修修身养性,加强阅读,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完成考题。关注社会与尊重生命,品味生活与精神补钙完美 结合。

  3、依据课标与回归教材辉映。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是承载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的功能,兼具升学选拔的职能,因此命题务必吻合课程标准确立的学习任务和培养的相应能力,而语文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与培养中担负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考卷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回归教材。

  本套试卷考查了语音、字形、词语、古诗文默写等语文知识积累;考查了病句、连贯、修辞、综合性运用等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了概念理解、信息筛选、 探究、语言锤炼、形象分析、主题理解、鉴赏分析等阅读理解能力。这些考查点都是教材中明确要求积累和训练的知识和能力,从涉及的考点来看做到了立足课内, 吻合课标。选材上也同样兼顾课内,顺延至课外,充分体现了利用教材教语文,用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拓宽和优化教材。

  例如古诗文阅读文本、古诗文名句默写、第1题字音与字形、第6题的古诗文默写、第7题名著阅读及古诗文阅读等直接取自教材,所占分值为28分, 占基础分的40%。即使文本延展到课外,在涉及时代的试题考查中,试卷也是围绕需考查的内容设题。例如说明文阅读,选取的课外文本《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 情绪》,但设题紧紧围绕考查内容,第13、14题体现考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根据文中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 用”、“筛选文中信息,把握说明的内容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再如议论文阅读《磨难是最好的礼物》,为了切合考点和学情,命题者 对文本做了精心的修改,使得其文字量和难易度恰到好处。

  这些题材取自身边,取自生活,经过整理提炼作为考题呈现,让学生既熟悉又欣喜,既能感性阅读又可理性思考,言近旨远引导学生走入语文大课堂。一 方面,推崇经典,如: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重在考核名家名篇;另一方面,紧跟时代,观照现实,依据课标与回归教材内外兼修。

  三、浴木焙香,语文命题之术。

  1、能力立意辨思维。

  中考既是水平考试,也是选拔考试,注重能力的考查与区分,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中考命题要把握能力考查的力度与深度。题目难易适中,赋分重在分辩学生思维过程。

  考查了病句、连贯、综合性运用等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了概念理解、信息筛选、语言锤炼、主题理解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了诗句鉴赏、意象分析、情感 感悟等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考查对文言实词和常用虚词的理解,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文阅读考查信息的筛选、说明方法的 判断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议论文阅读考查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基本特点;记叙文阅读着重考查情节的整体把握、语句的赏析、主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立意,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是中考命题的永恒追求。

  2、梯度设问巧分流。

  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合长沙地区学生的学习实际,兼顾城乡差异,注重基础,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出偏题、怪题,不出或少出机械类记忆题, 难易适度,题量适中。同时,试题的设置有层次、有梯度,有区分度,适当体现选拔性,如:名著阅读考查人物性格的双层性,探讨人物悲剧命运的缘由;古诗赏析 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思想情感;记叙文阅读设置从整体把握情节,到具体修辞手法的辨析,从句子含义的理解到主题的分析,从易到难,梯度分明,利于对不同能力层 次学生的考查与区分,为学生分流提供依据。

  3、拓展延伸开维度。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中考试卷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 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智慧与能力向广度发展。

  考卷中第18个“世界读书日”的综合运用题由教材“好读书,读好书”的的主题为切入点,与社会阅读风气不浓的现状结合拓展延伸,设置了调查、探 讨与建议三个能力考查环节,从广度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名著阅读“《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最后结局大都悲惨,请你用一句话说出你对此的看法。”由过去只考 情节过渡到主题的探讨,体现了命题者力求将中考能力考查拓展延伸,向深度开掘的理念。说明文与议论文设题由说明议论方法的选择判断改为论证过程,材料与观 点的关系理解,这也无疑彰显了命题人向难度要区分度的想法。拓展延伸打开了考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4、稳中有变求原创。

  中考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教育的稳定与公平,关系到教与学的负担,这就要求中考命题相对稳定。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教育永恒和主题。所以稳中有变求原创成为语文命题的基本趋势。卷面题目数量,题目形式、考点分布、难易程度、板块结构、分数设置都没 有多大变化。但是能力考查上有变化。例如文学名著阅读,人物命运与主题的探讨就有创新。要尽量地通过此题的考查,引导老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课外名著的阅读, 要让真正读过原著的学生在中考中能得到合理公平的分值体现。还有些题目答案也由单纯的一元选择向多元化作答发展。

  中考试题必须原创,一者材料题目新颖,二者选拔人才公平,三者形式内容完美,四者规避押题风险。总之,稳中有变求原创,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才是中考语文命题的最终目标。

  5、铺陈考点点面合。

  作为水平考试,能力考查要注尽量全面科学;作为选拔考试,能力考查又要力求深入拓展。语文命题力求把考题的设置面向更多的考点。从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欣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方面全面覆盖。然而在考点考查的广度与深度上要把握好平衡,就必须点面结合。所以语文命题从知识板块入手,牵引知识 点与考点由点到面拓展,由浅入深掘进,在铺陈考点与探究深入上做足文章,使之点上突出,面上全面。

  四、文质兼美,语文命题之味。

  1、内外兼修,神形兼备。

  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命题者用心良苦,力求整套试卷的形式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在格式编排上精心设计,追求形式之美;在文本材料和提问用语上反复斟酌、打磨,苦心孤 诣,力求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如:议论文《磨难是最好的礼物》语言简练,思维严谨,呈现出一种严谨之美;记叙文《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讲述了一个大学生 感恩的故事,文章通过记叙“我”去春城完成心愿的经过,再现了老夫妇帮助“我”的动人故事,刻画了老夫妇善良、乐于助人,具有伟大母爱的光辉形象,表达了 作者对老夫妇的赞美与感激之情。父母之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善良与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对父母与帮助我们的人心存感激,常怀感恩之心, 回报社会,让人间成为爱的世界。李商隐、文天祥、辛弃疾、王安石等古典文学中的泰斗、大家纷纷穿越历史、迎面而来,为我们吟诵千年经典;李逵、宋江、高尔 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些中外文学名著中的经典形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见微知著,引领教学。语文中考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中考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引领教师准确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脱离题山书海。

  3、精雕细刻,贴近学情。语文中考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 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考查。设题精雕细刻,贴近学生学情。语文命题 组,严格控制程序,七审七校,层层把关,细心揣摩,精心设问,把试卷打磨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总而言之,2013年中考命题思路清晰:根植课标,夯实语文命题之本;缘木顺天,顺应语文命题之道;浴木焙香,彰显语文命题之术;文质兼美,渗透语文命题之味。让每一个学生生命的花儿都在中考中美丽绽放,让中考每一道题如花儿芬芳四溢,是我们语文命题组的梦想。


2016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2015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2014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2013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2012年 等级分数区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指标生控制线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长沙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扫描关注微信

    中考网微信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16年长沙中考专题策划
  • 2016年长沙中考心理专题
  • 2016年长沙中考现场图集

[中考资讯]2016年长沙中考作文汇总

[中考资讯]2016年长沙中考真题汇总

长沙中考指南

长沙中考指南

2015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招计划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考试

中考体育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模考

中考复习

中考说明

中考作文

理科实验班

杯赛竞赛

华杯赛

希望杯

数学联赛

物理竞赛

重点高中

明德中学

雅礼中学

长郡中学

南雅中学

麓山国际

师范大学附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状元

中考志愿填报

关注中考网微信,将中考资讯一网打尽!! 收藏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