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五十二笑方    私信 等级:小学五年级 35 2015-7-8 11:10   查看: 11149  回复: 72

本帖最后由 五十二笑方 于 2015-7-8 12:18 编辑

稍微进行了下修改,建议您单独发帖。
  
长沙中考的感悟
“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作为去年中考生的家长,我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了!本地生和外地生之争,也是去年最火的话题,“妮妮的妈”十问教育局长跟帖上万众,今天看来,似乎跟帖者换了一拨人,但内容还是一样,问题一样没减!!孩子己升入长沙最好的高中,校内排名中等偏上,没有发现想象中的外地生理科多厉害的情况,孩子双语同班有几个签约生就因为有个B+而无缘四大,现在看来他们的水平比孩子目前多半外地同班同学要高,他们在其它高中的排名相当靠前!由此推论这么多外地提前招生招来的学生的水平不见得比长沙本地中考生厉害。由于外地生报考四大没有实行全面考试,因此外地生可以偏科,可以一生多考;但是长沙本地生中考却不能有万一,这是没有退路的决战啊!只要稍微筐瓢你就完蛋,6A容不得你一点点失误!所以外地高分家长也不用得瑟说长沙孩子不努力,说什么凭成绩说话是真英雄,真的是选择标准不一样!中考只有一次,而外地生招录可以N次N校!不相信就看看高一有多少到处退坑,要求退签约费的家长,上届高中录取名单中有家长们发现有人三大都在榜!要知道你们多占浪费的可是长沙学生宝贵的名额啊,你挤了A,A挤掉B,B只能挤掉C,每个带C无书读的家庭背后都是心酸泪。。。。。。
   鉴于上届过来人的经历,不设立场,只谈个人体会,供参考。
    1、外地理科高分生源应该首选在当地读书,初二准备参加名校高中考试,初三基本每周都有考,这样既能享受家人团聚,不错过孩子叛逆期的教育,又能够享受高中名校教育,是优等生的首选。
    2、外地理科不拔尖,成绩门门优秀不偏科,家里有条件,孩子独立性强的,可以来长沙读寄宿,参加长沙中考,与本地生源一起竞争。
    3、外地成绩不突出或自理能力弱,住宿难管好,需要找老人或全职家长陪读的,还是想想吧!我孩子周边有太多初中来长沙的同学,没有6A的能力,中考后回老家读的不少;碍于面子不回老家的,混在长沙三流高中,结局可想而知!家长付出这么多,最后肯定后悔!且不说成绩不满意,光是付出的金钱、精力,以及因为付出而对孩子更高的期望所引来孩子更强的叛逆,种种的反差。。。。。。大家听不到这部分家长的发言,以为外地生源在长沙就是凶悍的狼群,其实这远远不是实情!只是这群里发声的都是最后成功读名校的外地家长,大多数失败者都是默默离场的。
    4、长沙本地的学生真的要努力再努力,因为面临全省优秀生源的竞争,抱怨是没用的。听说从去年开始己推广永久学籍,我们上届也闹得很凶,所以教育局取消了A+,对学籍管理也在加强,以减少学生流动。但是家长们必须认清现实,长沙大把楼盘是借名校学位的名头在销售,地产是连着GDP的,家长们闹闹最多挤掉了外地无钱无势的生源,有太多愿意投资教育的地市家长能够买房,把孩子光明正大地转成长沙户口,以后学籍根本就没有本地和外地的区别!
    5、奉劝教育局必须要正视长沙中考的残酷现实对中学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一是要提高对高中学校的投入,不能名校和普高,普高与职高差距太大,让家长们看不到希望。职高和中专的学风太差,教师队伍素质也不高,好苗子进去就学坏,这是事实,要正视!回想30年前的中专比重点高中更难考,成绩好的才能够选择中专,中专毕业生的发展好于普通大学毕业生,但现在谁愿意让自己十几岁的孩子到中专去混?教育部门口口声声要转型,重视职业教育,但是职业学校经费不投入,师资不提升,生源不保障,管理不到位,职业教育转型谈何容易?难道就只知道简单划个ABCD档,带C的去职高?学渣去职高和中专的定位己根深蒂固,如此怎能不失衡!?
    二是对名高无限制掐尖外地生源必须要限制、严打!再不纠正,只能造成地市的好学校名存实亡,恶性循环:好学生被长沙挖空、好老师被长沙挖空,地市再难有北大清华喜报,这是对当地无钱无势生源最大的不公和伤害!
    三是对外地尖子生在长沙一人占多坑要限制,一人只能签约一家学校,不能再转学籍,否则多占浪费了学校正常的录取指标,这也是对其它排队等录学生的伤害。刻意多占的必须从制度上掐断!高一时看到家长群里不少外地家长们相约去各个学校退签约费,优越感爆棚,不以为耻,作为本地生家长真的很气愤!要知道这些多占的每一个坑后面都有一个本地无缘名校的孩子,看到名校门口彻夜排队的可怜家长了吗?既然签约就应该讲诚信啊!!
    6、长沙的家长不要太过焦虑,从小学开始多注意培养孩子的素质。人生的马拉松很长很长,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潜力,为提高长期、持续的竞争力努力吧。就我观察,本地生源平均的综合素质要高过一部分外地生源(这个可能过于主观,外地生家长不高兴,纯属个人感受)。孩子初中就读双语,该校外地生比例应该在名初中算最低的,孩子们普遍都有特长,思维很活跃,综合素质相当高;而现在就读的名高,我看到的班干部水平、班刊、学校组织的课本剧等各项活动水平远没有初中高,明显感觉学生能力比不过初中。分析了一下大概高分低能还是有的,也有的孩子可能过于看重学习、不愿意在其它方面浪费精力。现在孩子班里外地生超过60%,个人观察这部分孩子综合素质还是弱于本地生的。
    教育是一生的事业,希望我的体会能够给一些家长带来启发。最后再提醒一句: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更容易一些。
已有 4 人评分金币理由
幸福老文 + 50墙裂推荐
四十不惑41 + 10墙裂推荐
扯蛋的行走 + 10墙裂推荐
ice可可 + 20墙裂推荐

总评分: 金币 + 9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帖赞 (查看排行)

呵呵,想不到还有人记得我一年前的贴子,非常感谢,一年的时间,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一切似乎有了改变,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不过是一个轮回。外地生、等第制、普高OR职高,依然是这个话题的中心。

记得去年我在贴子中曾经预测,今年的考生人数肯定会大幅度的高于去年,不幸而言中,多出了8000多人,哪来的,你懂我懂大家都懂,教育局不懂。他们说那是随迁子女。明年呢?明年会比今年更多,看看那些名初门口的车牌你就会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些外地来长卖水果的,卖菜的,做装修的,做环卫、做保安、做售货员等等等等的打工者,大概是不能开着奔她、宝马、路虎和雷克萨斯让他们的子女随迁到这些名初就读的。当然就更不可能开着车身上喷着XX县(市)XX局XX执法或者抢险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的公务车到这些名初公干了,所以随迁,教育局请给个标准吧。不然这个随迁就成了夜场中的特殊职业者了,谁都可以搞一搞!

当然,也有崇尚丛林法则的,我有本事,我考上了,你们考不过我,活该,呵呵,是,你们考过了,可那是同一个标准吗?题主对这个有了详述,不多说,不过,在你们不亦乐乎的踢遍四大理实考试的时候,请诚信一点,早一点选好学校,而不是到中考完后再去退签约费,你占的那个坑可能是另一个孩子的一生,你可以为你的孩子谋一个好前程,但你不能因此扼杀另一个孩子的前程。

突然想到,高考既然可以全国一张卷,中考为何不可以全省一张卷?标准统一了,再来比较不是公平?

等第制,一个毕业考试和选拨考试合成的怪胎,一直没明白,为什么主管部门却死抱着不放,也是醉了,当然理论上来说,等第制也好,总分制也罢,好的恒好,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全俩的区别可太大了,总分制谁高谁低一目了然,谁去哪儿电子投档地,规则决定,未必不比等第制不公布分数,谁好谁不好那只能你说了算,录取时先下手为强拿走档案袋就算数了要强?无力吐槽,只能说一句,规则越模糊,制定规则的人越得利。

普高OR职高,这个就更无语了,本来一个平等的两条线,现在却成了后者是前者的垫脚石。主管部门说,职业教育是国家倡导的,是不错的,是有前途的。OK。我认同。那您能不能不在录取标准上厚此薄彼?能不能让普高OR职高的选择是由兴趣决定而不是成绩决定?能不能别让职高仅仅只是学渣的乐园?

其实说了也没用,吐槽而已,明年的这个时候,还会看到这样的贴子,还能看到这样的轮回。各自珍重吧。
点赞 14

鹅羊山  

等级:高中一年级 私信 143

2015-7-8 12:50 只看该作者 6#

    这是一篇真情实感的好帖!其所阐述的内容、所提出的建议、所展示的风格,等等都振聋发聩,令人信服!
   教育行政当局、学校、家长都应该好好反思,反思我们这个时代、反思我们这个社会、反思我们的目的、反思我们的政策!
   在独生子女横行的当代,我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为政者能够开拓进取,能够为祖国的未来做点贡献!少年强则中国强!
点赞 6

五十二笑方 发表于 2015-7-9 15:05
看到您的现身,就好象是铁粉得到了大V的亲笔签名,雀跃荣幸!!!去年此时您以犀利文风和详实数据对 ...

呵呵,人不能总活在焦虑中,不然会老得快的。有些东西,除非民意能掀了他们头上的帽子,否则就只能是被强奸的对象,甚至边遮羞布都不需要。说实话,也不是没有话想说,一年多的沉淀,很想写个三问,只是说了无非引起争吵,感觉挺没劲的,本地生也好,外地生也好,都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家长包括那些钻山打洞的家长,其实也都是为了孩子,只能怪这个奇葩的制度,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不舒服
点赞 6
2015-7-8 17:01 只看该作者 18#

鹅羊山 发表于 2015-7-8 12:50
这是一篇真情实感的好帖!其所阐述的内容、所提出的建议、所展示的风格,等等都振聋发聩,令人信服!

    您的赞美不敢当,只是看到家长的焦虑感同身受,讲些个人体会而矣。希望长沙家长们能够意识到,外地生源没有这么可怕,不要妄自菲薄,考不上四大的也没有这么糟糕,孩子同学由于B+失误而没进四大,现在别的学校更加出彩,能够得到学校重点培养,孩子经历挫折后反而更有动力,立志要高考逆袭,相信高考结果只会更好。
    同时不管是外地生还是本地生,人生的竞程很长很长,成绩只是一个方面,重要但不唯一。外地生小小年纪在外求学,在少年和青春期最容易缺乏安全感,需要更多的深层关注,提醒异地读书的家长别忽略了对孩子情感和性格的关注和培养,这是每个l离家求学的孩子难躲的硬伤。
点赞 5
2015-7-11 14:12 只看该作者 34#

      今年又开始了这个话题,我也讲点个人观点,完全杜绝外地生进入长沙读书是不现实的,好多外地家长也是很优秀的,无论才华还是人品,他们为地方建设作出了贡献,现优质师资集中长沙,剥夺他们孩子来长沙读书的权利,那以后大家大学毕业都往长沙挤,没有谁愿意回去建设家乡了,会严重影响湖南地方发展!反过来,我也要为长沙本地孩子讲几句公道话,如果长沙本地孩子有50%-60%的没有普高上了,那是长沙教育局的严重失职!长沙本地孩子升学如此艰难同样也会影响各行各业人才来长沙,会严重影响长沙发展!
      解决方案有不少高人提了,个人觉得长沙城本身在扩大,城市人口数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名初增加了,对应各高中包括四大也要适量扩招才好,另外把附梅、长梅、长郡滨江、雅礼洋湖等新校的高中部建设好,同时把各地市的重点高中建设好,全省各地市教育均衡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全省各地吸引优秀人才,才有利于全省经济共同繁荣!
点赞 5

civita  

等级:初中二年级 私信 6

2015-7-8 13:27 只看该作者 9#

其实每个地区都有那么几个还不错的学校  中学就离开家乡好像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啊。。。。。

我也主张  孩子在小学中学阶段一定要发掘各方面能力

“学习能力”提高了   高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过分开发“应试”能力    过早进入应试状态   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点赞 3

zht568  

等级:小学二年级 私信 2

2015-7-8 13:57 只看该作者 13#

说的好,中考之乱象源于“教育产业化”
点赞 3

maomaojlh  

等级:小学四年级 私信 165

2015-7-8 11:13 只看该作者 3#

这才是理智与智慧的好帖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2
2015-7-8 13:28 只看该作者 10#

五十二笑方 发表于 2015-7-8 11:10
稍微进行了下修改,建议您单独发帖。
  
长沙中考的感悟“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作为去年中考
我是一名外地初二家长,你说的很有理,为你点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2
2015-7-8 17:25 只看该作者 20#

五十二笑方 发表于 2015-7-8 11:10
稍微进行了下修改,建议您单独发帖。
  
长沙中考的感悟“年年岁岁话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作为去年中考
我现在也是高一家长,有太多相同的感受,外地考进四大名校的一般进了理实班,享受了很好的师资力量和免费补课的机会,长沙的中考6A生只是进了平行班,很明显校方的目光不在平行班,长沙的孩子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啊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赞 2
2015-7-9 15:05 只看该作者 27#

本帖最后由 五十二笑方 于 2015-7-9 15:09 编辑
焦虑的妮妮的 发表于 2015-7-9 13:44
呵呵,想不到还有人记得我一年前的贴子,非常感谢,一年的时间,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一


    看到您的现身,就好象是铁粉得到了大V的亲笔签名,雀跃荣幸!!!去年此时您以犀利文风和详实数据对仗教育局长,引起全城热议长沙中考,多少2014届家长在坛里追随着您的每一条新贴和点评,多少家长都票选您当长沙教育局长!!一年过去,诚如文述“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稍有变化的是:A+B+取消了,教育局长换人了,民意最高的”焦虑的妮妮“没有了消息,长沙好多的名高换了校长。
    对于成功上岸的上届家长而言,所有的焦虑早就平复,所有的问题都留给了后生,大家都明白:“年年岁岁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下午有同事为即将升6年级的孩子请假报坑班,因为听取了我的经验:求人不如求己,晚抓不如早抓,谁让咱们是长沙学生呢!
    您去年的贴子流露出孩子两年后中考的信息,2017会有改变吗?估计:唯一的改变是从“焦虑”转化为“更加焦虑”,也许最有效的只能是改变自己的心态。。。。。。
点赞 2
2015-7-13 00:29 只看该作者 42#

城市扩容很快,教育投入集中,长沙以外的孩子涌入长沙读书这事是无法阻止也不应该阻止的。个人觉得有几点可行,其一,增加民办学校,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民办是允许全省招生的,此事宜疏不宜堵。其二,公办校分省属和市属,省属面向全省,含长沙市,市属严禁全省招生,违规严惩,二者井水不犯河水。其三,投入资金改造老城区中学,老学校建好了,资金投入充足了,梧桐自能引来凤凰,有好师资,好环境,大多数人愿意就近入学。其四,加大各地区教育投资,吸引优秀孩子留在当地,大部分人还是舍不得孩子背井离乡求学,身边有好学校又何必舍近求远?其五,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增加高中学位,初中生源增加这么多,高中学位没有对扩容的这部分有所应对,长沙的家长怎么不怨声载道?本人菜鸟一枚,不懂教育,多嘴一句,说错的地方,还请论坛各位大佬海涵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2

maomaojlh  

等级:小学四年级 私信 165

2015-7-8 11:12 只看该作者 2#

点赞 1
2015-7-8 11:15 只看该作者 4#

同为去年的中考生家长,感同身受,顶。
点赞 1
2015-7-8 12:25 只看该作者 5#

说得真好!
点赞 1
2015-7-8 13:24 只看该作者 8#

这才是好贴,句句说到点上
点赞 1

梁伯钦  

等级:高中二年级 私信 285

2015-7-9 23:41 只看该作者 30#

向妮妮妈致敬
点赞 1
2015-7-10 00:55 只看该作者 32#

哈哈,妮妮妈一冒泡就高屋建瓴。果然不同凡响。
点赞 1
2015-7-12 23:14 只看该作者 38#

消防尖兵 发表于 2015-7-12 23:02
改变差生进职高的规则,改善职高办学的质量,是提高职高形象的根本途径!
主要是职高冒的好的退路,假如能和好的企业联合委培还可能好点,问题是现在职业院校比职高出路更广些,所以职高就夹在中间,显得可有可无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1

渝缘  

等级:初中三年级 私信 272

2015-7-12 23:46 只看该作者 40#

好贴,分析的很有道理,真希望教育局里的人能够真正的思考下,这样的乱象该怎样解决。
点赞 1
2015-7-13 00:01 只看该作者 41#

确实,不能杜绝外地生来长读书,需要竞争但现在的竞争太惨烈了!也需要相对控制外地生比例。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赞 1
2015-7-13 16:20 只看该作者 50#

希望以后的中考取消等级制,全省统考,以总分录取!向高考看齐!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赞 1

clc1010  

等级:初中一年级 私信 3

2015-7-13 16:23 只看该作者 51#

向妮妮妈致敬
点赞 1

曦婉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私信 30

2015-7-13 17:21 只看该作者 52#

转眼初二了,很快就要参加中考,希望能得到来自各位更多更好的帖子。谢谢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1
2015-7-13 20:53 只看该作者 54#

小狼人1258 发表于 2015-7-13 00:29
城市扩容很快,教育投入集中,长沙以外的孩子涌入长沙读书这事是无法阻止也不应该阻止的。个人觉得有几点可

说得句句在点子上,实操性强!希望教育部门能够采纳。
点赞 1

feiyumei  

等级:初中二年级 私信 51

2015-12-25 08:52 只看该作者 66#

希望以后的中考取消等级制,全省统考,以总分录取!
点赞 1
普通帖

无理0209  

等级:小学四年级 私信 155

2015-7-8 13:09 只看该作者 7#

作为一名明年中考的外地生家长,为你点赞!很实际,很透彻!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xinyibo  

等级:初中二年级 私信 0

2015-7-8 13:36 只看该作者 11#

说的真的太实在了!
点赞
2015-7-8 13:46 只看该作者 12#

说得好,为你点赞
点赞
2015-7-8 15:32 只看该作者 14#

在一片喧嚣之中终于看到了理性、客观的好帖!
点赞
2015-7-8 15:33 只看该作者 15#

说得真好!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