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注册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这就是我今天找到的语文答题公式!!是不是很实用???但是这样的考试是不是也让我们从心里感觉到发凉??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理由
xuxiaona + 5 内什么,我懂你

总评分: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帖赞 (查看排行)

xffmm    

等级:初中三年级 私信 0

2014-3-28 14:18 只看该作者 2#

答题机器了.
点赞 2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27  详情  回复

是呀,语文答题都有公式

2014-3-28 14:39 只看该作者 5#

厉害呀,学会这个都可以去冒充语文老师了
点赞 2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39  详情  回复

这个还是不行,语文还是要靠积累,这个仅仅是投机取巧

leanna    

等级:初中三年级 私信 176

2014-3-28 14:58 只看该作者 9#

这样学得好语文?
点赞 2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46  详情  回复

这只是一个应试攻略,学好语文还要看平时积累

谢昌宏1    

等级:高中三年级 私信 3356

2014-3-28 15:05 只看该作者 10#

从心里感觉到发凉
点赞 2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48  详情  回复

淡定些,就当掌握了一些应试技巧吧

2014-3-28 16:41 只看该作者 12#

要能熟练运用这些,学生肯定已经是优秀的了
点赞 2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51  详情  回复

应试技巧,这个公式能学习一下也是有帮助的

2014-3-28 17:08 只看该作者 14#

看似简单,其实包罗万象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赞 2
2014-3-28 17:22 只看该作者 15#

学习学习总是好
点赞 2
2014-3-28 14:39 只看该作者 6#

考试就象游戏,研究一些游戏攻略有助于得高分
点赞 1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45  详情  回复

确实如此,这些就相当于攻略

洛懒懒 发表于 2014-3-28 14:51  详情  回复

比喻很形象,考试就像游戏。 考验手法和意识,但是有攻略会事半功倍

2014-3-28 14:43 只看该作者 7#

好贴,阅读题分扣多了语文成绩就凉了。
点赞 1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45  详情  回复

考前突击也不错

2014-3-28 14:51 只看该作者 8#

hefeng2006 发表于 2014-3-28 14:39
考试就象游戏,研究一些游戏攻略有助于得高分

比喻很形象,考试就像游戏。
考验手法和意识,但是有攻略会事半功倍

点赞 1

hqzy    

等级:小学四年级 私信 0

2014-3-28 15:46 只看该作者 11#

以前见到这东西如获至宝,通过实践,真正提高不在这
点赞 1
点评

洛懒懒 发表于 2014-3-28 17:06  详情  回复

真正提高不在这,确实,但是记忆一下还是可以做临时提高的

2014-3-28 17:06 只看该作者 13#

hqzy 发表于 2014-3-28 15:46
以前见到这东西如获至宝,通过实践,真正提高不在这

真正提高不在这,确实,但是记忆一下还是可以做临时提高的
点赞 1
普通帖
2014-3-28 14:33 只看该作者 3#

真的不错啊
点赞
点评

玥玥不离 发表于 2014-4-3 16:30  详情  回复

是挺实用的,但是这一点公式纯粹就是为了应试而生

2014-3-28 14:36 只看该作者 4#

很好啊
点赞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