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1

郑州某中学中考班级定量统计与分析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7 1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州中考网11月19日  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情况
          虽然是期中考试,但试卷考察的内容集中在前三单元,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却没有涉及。“口算、填空、选择、判断、计算、操作、解决问题”七种题型,设计比较合理,能够全面的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试卷中一些题目的分值过高,比如第六大题,操作,两个题目15分。而第四题,却没有分数。就此而言,试卷不够严谨、分值设置不够合理。
          二、定量统计与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班抽测参评人数40人
          表一:
       

134040_50a9c658b867c.jpg

134040_50a9c658b867c.jpg

          表二:
       

134042_50a9c65a382c5.jpg

134042_50a9c65a382c5.jpg


          (二)出错较多的试题解析
          第一大题,口算。(有12道小题)
          最后两道题估算500-348、376+284,孩子出错较多,原因:1、是在估的时候,数估得过大,将348估作了400,将376估作了400,284估作了300;2、是没有掌握估算的技巧——先估后算。其他题目学生大部分能够计算正确。
          第二大题,填空。(有5道小题)
          第2题:4分=( )秒,超过范围,学生大部分写错。
          第3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  ),此题学生知道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但学生在填写时忘记带单位,致使失分较多。
          第4题,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排成一行。
          500-222,278+628,275+225,906-345
          这道题,出错的原因是1、孩子们没有明确题目要求,是要从大到小排列算式,而不是得数;2、这道题目各个空之间有关系,填错一个可能全部都错。3、计算时,得数计算不准确。
          第5题,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的边框,拉动它的一组对角,得到的图形是( ),说明这个图形(  )。
          第一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填正确,第二空或许是学生没读懂什么意思,填得是乱七八糟,实际是让填写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的——易变性,不稳定。
          第三大题,选择题。(有5道小题)
          第5小题,学生出错较多,原因是忽略了是用一根8厘米的铁丝去围一个正方形,8厘米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结果致使一部分学生选择了A、32。这个答案是错的,但可能是没有评分标准,加上时间紧的原因,评卷时,选项A竟成了正确答案,而选择C选项的同学却被判是错误的。
          第四大题:
          一方面,这道题目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写;另一方面,这道题学生也容易算错;而且,就算学生算对了,但也没有作出判断。因此,这道题失分较多。
          第五大题:计算。(有6道小题)
          学生出错较少!
          第六大题:操作。(有2道小题)
          第1小题,是数学书上39页第2题和第3题的合并,但学生做得不好!正确的步骤是:先判定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切割或添补使其成为平行四边形,最后将改成的平行四边形平移。大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意,只是在旁边又画了一个原图。致使失分较多。
          第2题,需要先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进行计算。较为简单,麻烦的是学生量出线段长度是33毫米或3厘米3毫米,由于没有学习多位数乘法,一部分孩子在计算时出错了。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有6道小题)
          第1题和第6题,需要两步才能将问题解决:第1题中,要先算出下午铺的管道的长度,然后与上午的相加便是一天铺的管道长度;第6题,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个围成长方形,另一个围成正方形,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也就等于算出了正方形的周长,用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是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部分学生没能明晰题的真实意图,只写了一步,就放在那儿了。与所解决问题大相径庭,致使失分较多。
          第5题,围着同样的长方形花坛跑,一个跑5圈,另一个跑4圈,问:多跑多少米?其实,就是让计算这个花坛的周长。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意,不知道怎么做,致使出错。
        小编推荐:
        50922479e4908.shtml (52.44 KB, 下载次数: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244
发表于 2016-7-27 1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存在问题
          1、好的好,差的差,两级分化严重。中间的学生又不是太给力!
          2、解决问题,没有最优化的解决方法,没有规范、条理的书写。
          3、不会审题,把握不住问题的本质和重点。
          4、计算依旧不很过关。
          四、中考后教学设想
          1、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设置计算“开胃菜”,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具体实施是:先点名一位学生,然后提出问题,让其解答,时间为10秒;10秒回答不出来或出错,换个人来回答;如果正确,再出两道,不是难为,而是切实考察他的口算能力。
          2、加强思维训练。具体要求是:读题至少三遍,明确所求问题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条件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解决问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每一个式子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文字中的重点词是什么?哪一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3、分层对待。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一样的作业,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制定不一样的评价标准。作业设计必做和选做两种,必做的题目要求每个人都完成,选做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地做一做。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挑战自我,勇攀高峰”;对于程度一般的孩子,以书本为主,夯实基础,稳步前行;对于较差的,该放手就放手,进行一对一帮扶。
          4、加强学习,多与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业务上的沟通;从研究学习好的学生身上研究业务,从研究学习差的学生身上改变教法;坚持写反思。
        小编推荐:
        浅谈九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
        郑州外国语中学“五会”学习法
        名师谈郑州二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3郑州中招时政热点分析及预测
        中考前应该重视的几次考试及时间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7:47 , Processed in 0.09175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