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1

期中考后帮孩子分析进退原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7 1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州中考网12月19日  期中考试的结果公布了,作为学生一定会非常关注自己进入开学几个月之后的学习效果,而父母更是对孩子本次考试的成绩特别关注。那么,当父母看到这个或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或期盼已久、或不愿看到的分数后,是喜?是怒?是激动?是失望?将会用什么态度和行为去表现对孩子的情绪和看法呢?   可以这样说:孩子是考完试了,但每位父母都将经历另一场考试。这份答卷一出来,孩子也许会喜上加乐,笑逐颜开;也许会放下包袱,破涕为笑;也许会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父母对待期中考试结果的态度是否正确、做法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状态。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重要,但它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孩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且已经成为过去。如果一个期中考试的分数就能预测孩子接下来的成绩,那的确是太无科学可言。但是,通过考试成绩,父母可以看出孩子深层次问题的所在,诸如是知识掌握问题、学习习惯问题、考试技巧问题,还是考试心理问题等。如此探究,父母就能够帮孩子调整接下来的学习状态了。作为中学笔者建议父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理性对待,鼓励为主
          1. 考得好,要鼓励
          鼓励与夸奖是必要的。中学的孩子心智已较为成熟,不会再像小学那样听到表扬就骄傲,反而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需要父母的鼓励与表扬。
          另外,笔者不建议父母在每次考试前用“承诺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因为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弊大于利。如果父母已经在考前承诺了什么,那就要说到做到,兑现承诺;但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现金,不要不切合实际;奖励后还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次为什么考得好,弄清楚适合的学习方法与状态,以后继续努力。
          2. 没考好,分情况
          若孩子期中考试没考好,且表现出情绪不高,对自己不满意,说明这类孩子比较自觉。即使成绩稍差,父母也不要过度责备,不如和他谈谈自己应对挫折时的做法。这是种自我开放技巧,能够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帮助疏解孩子内心的苦闷,孩子也更乐于听取这样的建议。
          若孩子表现出极度沉闷,甚至有悲伤的迹象,父母千万不能再刺激他,更不能用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相对,以免使他产生“无药可救”的想法和“自暴自弃”的行为;要真心诚意地给以关爱,给以信任和鼓励,解开孩子的心结后,再和他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并制订下一阶段的计划。如果孩子不愿意聊天,父母可以静静地陪伴他,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支持;必要时,可借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教师的力量共同应对。
          若孩子考得不好却满不在乎,父母不仅要严肃地进行教育,还要及时自我反省,思考是不是给了孩子一些错误的信号,如设定了一个对考生来说短时间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导致不愿学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7 11: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分析,着眼未来
          1. 轻总分,重分析
          看到成绩时,父母可能更多关注总分。这个总分其实只是单科分数简单相加之和,关注它、研究它对日后学习没什么帮助。那么,父母要如何对待呢?
          首先,要看每科成绩与班级平均分相比是高还是低?在一定程度上,高则说明孩子本科目有优势,低则是他的薄弱科目。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哪些,薄弱学科又是哪些,以便制订下一阶段学习计划时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分配精力和安排时间。
          其次,要把上述对于单科成绩的分析集中在对该科试卷知识点的细化分析上,即孩子在哪些知识点丢了分。那么查缺补漏的效果自然会得到显现。
          2. 看排名,有方法
          与孩子的过去排名比一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笔者不禁要问父母:“您找对孩子的‘过去’了吗?”如果父母把孩子以往考试的排名翻出来了,那就很有问题了!
          很多父母习惯于把孩子某次考试的排名与最近的一次考试排名比较,但这忽略了“上一次考试排名是不是孩子的正常水平”这个问题。如果上次考试孩子发挥超常,而本次排名下降了,难道就意味着孩子退步了吗?同理,如果上次考试发挥失误,而本次排名显著提升,难道就说明孩子进步了吗?
          正确的做法是综合孩子近几次考试的排名,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然后再用这个“真正的能力水平值”作为“基线”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看出孩子成绩浮动的真实状态。当然,这条“基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新的考试排名得出以后,父母就要把它纳入上述计算平均值中的新变量中。
          父母不要紧盯着孩子的排名,更不能被排名左右,毕竟排名同样受他人的表现等诸多偶然因素影响。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分析进步和退步的原因,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小编推荐:
        50bc1f148afb5.shtml (51.71 KB, 下载次数: 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8:04 , Processed in 0.08970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