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2

尊重教育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27 1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州中考网2月26日  尊重教育做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要求,走进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身边。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要努力使学生都树立起自尊、自信,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而富有创造的氛围中成才,让学生在欢乐而又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培养能力,健全、健康地发展。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注重生活化的教育,而生活化的教育首先应当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活动目标确定和编制的基础,是以学生真实而非虚构的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完成课程而设计,而是为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设计。要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来确定目标,解决来自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根据学生的需要干预他们的生活,引领他们生活。
          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是培养学生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正确处理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才能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每位教育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生观。每一位学生,不仅是一个未来的存在,更是当前活生生的存在。教育者要珍视他们的学生生活。学生首先是一个生命体,其次才是一个认知体。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找回自我,树立自信,确立自我,使学生获得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心理状态,进而才能真正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参与者。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主自强的人》的篇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探究活动:“自立需自强,自强者自立”。通过“五一”节学生们展示自立自强的技能和成果这一活动来激励学生走自立自强之路,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成长正在经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小编推荐:
        2013年中考周年热点分析
        面临中招 谈谈后进生转化
        亲历郑州十九中九年级寒假家长会
        寒假期间初三学生应该准备些什么迎接中考?
        展望2013中招 浅谈初三下学期日程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7 1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建立材料的“超市”, 建构互动平台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保证的“条件”,而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因此,教学中应根据需要,设计建立“材料超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设想,选择不同的材料,把主动选择、支配材料的权利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选一选、搞一搞、试一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经历真正的“自主探究”过程。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时,我让学生看图并分组讨论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图片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特别是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就会变得毫无价值。相反,如果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才能“将学习材料中的有意义的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的意义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意义学习”,这种具有主体参与性的学习才有可持续性,才能成为生命不竭的源头活水。如在七年级《学会承受挫折》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如下的“问题情境”;“前不久,有位同学给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玩具,我做了许多次都失败了,至今仍然没有成功。今天,我把这个游戏玩具带到了课堂,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游戏”出示课题:“学会承受挫折”;随后同学们四人一组进入游戏活动中,在亲自参与、主动实践中感悟游戏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品格修养,交流游戏的心得;最后进入“表达交流”,各组根据参与游戏的状况,结合认知内容,从解决游戏体验各种实际问题中,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综观整个活动设计,力图在活动(游戏)中,学生全程参与,在游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操作应用知识中完成一定的目标,提升生活经验,领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真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阅读的材料,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如《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中讲述依赖的危害性时引用了以下一则材料: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4岁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他就跳读到了县属重点中学。13岁时,以高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在湘潭大学的4年时间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领略了他的超常智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的与众不同。魏永康的学习让人们放心,但他的性格却让老师担心。在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交往,没有自立。基本的礼仪和与人交往的规则,他一点都不懂。为了安排他的大学生活,他的妈妈陪读了四年。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院,这一次妈妈不能跟在身边,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03年,他不得不从中科院肄学,回到了老家。学生阅读后,以课堂所学内容为中心,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深深地为材料中的主人公惋惜,体会到自立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27 1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贴近学生生活
          尊重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尊重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应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如讲述《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课时,采用了活动《盲行游戏》。让一个同学扮演“盲人”,另一人为盲人的“拐杖”。“拐杖”用丝巾把“盲人”的眼睛蒙住,让其在原地转三圈,然后由“拐杖”带领他穿越有障碍的路线。“拐杖”不可说话,只可用肢体语言给对方暗示,完成后交换角色。这个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一个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别人对他的态度,从而了解到一个人的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使学生始终保持了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了和谐的教学气氛。
          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体验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讲完“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本地区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以上保护环境的合理建议。学生小分队分别走向街头、工厂进行参观调查访问。学生们回校后彼此交流信息:有的发现白色污染严重,提出应取消塑料袋,建议买菜用篮子;有的看到河道污染严重,提出应禁止乱排生活污水;有的发现一些工厂三废污染严重,提出应加强法律力度,严惩污染企业。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学校、社区或当地)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能够合理地应用知识、能力及价值观念去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学生偶尔的一句话、一行字、一个问题往往能叫老师拍案叫绝,教师把这些星星火种助燃成思维的熊熊大火,努力培养创新人才。教学《珍爱生命》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要悦纳自己的生命,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还要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所共同生存的环境,我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到田野上、树林里、小河边,去感悟“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总之,尊重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运用,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在体验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知己,将会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具人文性、实践性,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来建构终身学习的平台,为将来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编推荐:
        510f122ed5cb5.shtml (49.64 KB, 下载次数: 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8:33 , Processed in 0.07913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