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点拨
例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按照下图所示的各步操作实验:
W020100826390752446752.jp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所示实验操作中,要使集气瓶内充满水而不留有空气,应如何操作?
(2)图D 所示实验操作中,当集气瓶内即将充满氧气时,要使集气瓶内充有尽可能多的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3) 图E中,应选用 (填a或者b) 方式放置已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分析: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要想把空气排净,只需想办法瓶中充满水即可,又由于氧气的密度远小于水,要想收集更多的氧气,只要想办法让氧气多进入集气瓶中排净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按照图E
b 的方式放置,氧气在下,就非常容易从集气瓶中逸出。
答案:(1)首先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磨砂面盖住一小部分瓶口,然后沿着水平方向推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2)应该将集气瓶扶直(扶正)(3)a
点评: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最好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这样收集的氧气比较纯。但是操作如有不当,也可能混有一定量的空气,也可能水排不净,尤其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好的气体如摆放部队,可能造成氧气的流失。
例2: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解题就会简约化。例如,在标准状况下,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 )收集方法
空气291.293
氧气321.429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441.964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20.089向下排空气法
(1)你发现的规律是 ;
(2) 实验室制取氨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并且易溶于水),用 法收集。
分析:此题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密度就越大.所以比较气体密度或者实验室收集方法(排空气法),只要知道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密度就越大。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可以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W020100826390752752928.jpg
小制作
用纸杯装半杯双氧水,然后,将切成薄片的马铃薯片放入杯内,会看到有什么现象?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检验一下。
随堂反馈
1、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利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M+O3→MO+O2;MO+O3→M+O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W020100826390753061010.jpg
3、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4、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溶液或加热 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