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6分)
28、材料一:据报道,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 2010年9月21日,温总理在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发言指出:虽然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均GDP却只有日本的1/10;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向逾百位元首及政府首脑发出了中国的声音: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查原因】(1)阅读材料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这一信息令国人振奋,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3分)
【摆事实】(2)阅读材料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你认为“一个真实的中国”指的是什么?(3分)
四、辨析题 ( 8分)
29、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很大作用。
请辨析:只要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已无关紧要。
五、材料分析题(12分)
30、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1年9月20日电,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20日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材料二,某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部分状况
认为有必要就撒谎要求做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为小事杀人或自杀,不计后果,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
11-15岁48%44.3%28.1%23.7%13.2%16.1%,
16-18岁67.6%60.1%。47.9%34.2%11.8%6.7%;
1.材料一的评选表彰颁奖属于我国的哪个文明建设?(1分)它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德耀中华》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4分)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分),如要改变这一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4分)
六、活动探究题(14分)
31、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中国先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现在某校九年级(1)班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进行课堂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九年级教材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中,有哪些体现了上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要求?(选择三个相关方面的具体知识)(6分)
答题示例:体现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的知识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中学生可以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做出哪些努力?(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4分)
(3)请你设计两条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标语(4分)
上饶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月检测
思想品德试卷(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 分。)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题号222324252627
答案
三、简答题(6分)
. 28、材料一:据报道,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材料二: 2010年9月21日,温总理在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大 一般性辩论时发言指出:虽然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且中国的人均GDP却只有日本的1/10;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向逾百位元首及政府首脑发出了中国的声音: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查原因】(1)阅读材料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这一信息令国人振奋,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3分)
【摆事实】(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一个真实的中国”指的是什么?(3分)
答:(1)
(2)
四.辨析题(8分)
29、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很大作用。 请辨析:只要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已无关紧要。
答:
五、分析说明题(12分,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0.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1年9月20日电,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20日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和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让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材料二,某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部分状况
认为有必要就撒谎要求做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为小事杀人或自杀,不计后果,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
11-15岁48%44.3%28.1%23.7%13.2%16.1%,
16-18岁67.6%60.1%。47.9%34.2%11.8%6.7%;
1.材料一的评选表彰颁奖属于我国的哪个文明建设?(1分)它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德耀中华》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4分)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分),如要改变之一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4分)
答:(1)
(2)
(3)
六、活动探究题(14分)
31、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中国先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现在某校九年级(1)班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进行课堂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九年级教材第一、二单元所学知识中,有哪些知识体现了上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要求?(请任意选择其中三个相关方面的具体知识作答)(6分)
答题示例:体现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的知识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中学生可以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做出哪些努力?(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4分)
(3)请你设计两条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标语(4分)
答:(1)
(2)
(3)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月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5:BCDBB 6—10:CBCBD 11—15:ACDDC 16—21:ACCAD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22 ABCD 23 CD 24 ABC 25 ABCD 26 BCD 27 ACD
三、简答题(6分)
28、(1)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④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等(每点1分,满3点即给全分)
(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资源相对紧缺,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社会矛盾仍比较突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等。(只要2个方面以上,即可给满分3分)
四、辨析题(8分)
29、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1)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2)但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3)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都得益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五、分析说明题: (12分))
30. 答:(1):精神文明建设(1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分)
(2)因为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3)材料二反映了部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建议:①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②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创造绿色网络空间,避免暴力游戏的毒害。③对青少年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文化设施;④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方法,好经验,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等(4分)
六、综合探究题(14分)
31、答:(1)说出下列知识中的任意三个,并指出其分别体现了和谐社会中的哪一个要求即可。
体现了实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要求的知识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等。
体现了实现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知识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有序参与等。
体现实现和谐社会“诚信友爱”要求的知识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
体现了实现和谐社会“充满活力”要求的知识如:实行改革开放;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个尊重方针等。
体现了实现和谐社会“安定有序”要求的知识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坚持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等。
(只要答出三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每一个方面2分,共6分。)
(2)如:构建和谐家庭方面: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共设施等;构建和谐社区方面: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至少两个问题)(4分)
(3)例: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 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实践;互帮互助好邻里 互敬互爱好家庭。(每条2分,共4分)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具体可行,言之有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