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1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9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394
发表于 2016-7-31 15: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年级 每框1练(带解析和答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最佳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09•泰安中考)“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李隆,入伍13年来,爱岗敬业,英勇善战,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3 10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尤其是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带领战友们不顾生命危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
          这表明李隆(  )
          ①只知道爱惜他人的生命,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是一位积极承担责任的人
          ③在不懈追求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④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选B。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责任、人生价值等知识的理解能力。李隆冒着生命危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表明了他积极承担责任,不断创造和提升人生的价值,令中国感动。可见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故选B。
          2.(2009•潼南中考)今年4月,又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通过选拔到我县农村基层担任“村官”,对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做法,你认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他们在追求个人名利
          B.这是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他们既支援了农村建设,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解析】选A。本题结合社会热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积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体现,既支援了农村建设,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故B、C、D是正确选项。A项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 )
          A.人的一生忧愁与快乐并存的哲学思考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C.只有先有忧愁而后才能收获快乐
          D.“我承担,我无悔”,不言代价与回报的高尚情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理解该古诗的意思及其蕴含的道理。这句诗体现的就是B项。A、C、D三项不是该诗要表达的意向。
          4.下列故事中,体现维护国家尊严的是(  )
          ①吉鸿昌大书“我是中国人”
          ②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面粉
          ③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壮山河
          ④齐白石闭门愤拒日寇求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尊严”的理解和认识。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①②③④都能表现,故选D项。
          5.2009年12月11日深圳大剧院,在一台主题为“爱与梦想”的儿童之夜义工钢琴音乐会上,从深圳走出的世界级钢琴家陈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胞弟马克•奥巴马、失聪琴童徐梦琪三人被授予深圳义工形象大使称号。20年来,深圳义工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名片。“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是深圳人引以为荣的生活时尚。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们是无私奉献的义工,他们关心社会,是新一代的活雷锋
          B.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他们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是一种奉献精神
          D.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是他们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唯一途径和形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意义的理解。义工的行为都是参与公益活动的行为;他们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故A、B、C三项是正确的。D项“唯一途径和形式”说法错误,故选D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5260
发表于 2016-7-31 16: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6.(2009•内江中考)2009年3月22日《扬子晚报》报道,扬州一对脑瘫孪生兄妹陷入困境,一位“好心阿姨”捐了3 000元钱悄然离去。“好心阿姨”的做法体现了(  )
          ①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感
          ③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④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的优秀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责任的理解和认识。“好心阿姨”的做法,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体现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好心阿姨”是扶危济困的做法,④中的“明礼诚信、勤俭自强”与题意明显不符。
          7.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责任公民”的马兵,入伍10多年来,先后参加各种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任务1 600余起,营救遇险群众150多人,被称为“救人状元”。对于他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可以在社会上树立良好风尚
          ③他对于遇险群众并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么做是不必要的
          ④他是哗众取宠,想获得社会的称赞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的理解,很明显③④观点错误,①②符合题意。故应选A项。
          8.2009年12月18日,由王菲与李亚鹏2006年创立的“嫣然天使基金”在北京举行慈善晚宴,当晚共筹得善款二千九百五十六万元。“嫣然天使基金”是为救助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儿童而设立的专项公益基金,在李亚鹏、王菲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这个基金慷慨解囊。这表明(  )
          ①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你的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倡议将会得到众人的积极响应
          ②公益活动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能获得巨大的物质回报
          ④只有名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全面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王菲与李亚鹏创立的嫣然天使基金慷慨解囊,说明了公益活动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参加公益活动时,你的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倡议将会得到众人的积极响应,因此①②的说法正确;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无私奉献,所以③的观点错误;④认为只有名人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说法也是片面的。
          二、材料分析题(共10分)
          9.2009年12月23日2009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展览馆落下帷幕,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等10人获选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李书福喜欢研究历史,他说:“我们要把人类整个历史解剖一下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大家都要对自身负责,对这个国家负责。大家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怎么个有责法?你光说有责有什么用?要有行动,要有本事去负这个责。”
          (1)你怎样理解李书福的话?(6分)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肩负的重任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通过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话,考查学生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第(1)问具有开放性,只要围绕承担责任,从为国分忧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答案:(1)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不同历史时期的青少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当代青年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③我们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2)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三、活动探究题(共16分)
          10.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热心公益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某校准备积极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在此之前,学校对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结果:
          (1)请你为这次的问卷调查拟定一个标题。(2分)
          (2)假如让你参与调查,你还可以采用哪些调查方法?(至少两种)(4分)
          (3)看到上述统计结果,你有何感想?(4分)
          (4)针对该校的情况,你有何建议?(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究和创新能力,第(1)、(2)问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答案;第(3)问要认真审读表格,概括出反映的问题;第(4)问,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答案:(1)略。
          (2)座谈、访问、观察记录等。
          (3)①该校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关注不够,同时也表明该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存在一定欠缺。②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4)①学校要加强教育,加强学生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意义的认识。②学校应在学习之外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2 15:49 , Processed in 0.08843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