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周考
思想品德试卷
(卷面总分:70分 测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6分。
1.“代表代表,依法履职,各方叫好”。这一顺口溜表达了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信任。这说明 ( )
A.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能够正确的表达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B.在我国,人民代表统一行使全部国家权力
C.人大代表都能够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
D.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不受人民监督
2.按照数轴所标四个时间点的顺序,下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描述正确的是( )
A.温饱、小康、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B.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共同富裕
D.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3.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目起施行,该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以民族为由拒绝录用少数民族劳动者,或者提高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的录用标准。”这一新规定体现了我国坚持 ( )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民族互助原则
4.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以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一批批支援人员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一笔笔捐款,一车车救灾物资驰援灾区,书写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
5.人民代表大会是: (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国家性质
C.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6.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 )
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
B.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C.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D.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
A.和平与疾病 B.战争与发展 C.和平与贫困 D.和平与发展
8.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是 ( )
A.经济实力的较量 B.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C.科技实力的较量 D.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对待文化的差异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 )
A.高度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 B.多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
C.既尊重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D.坚决排斥他国文化,以免影响本民族文化发展
10.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属和基础的理想是 ( )
A.道德理想 B.社会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 ( )
A.只要靠运气就行 B.只要制定人生规划就行
C.只要有热情就行 D.要靠脚踏实地地努力
1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生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应当学会过苦行僧生活 B.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C.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D.思考问题要立足国情
13.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我们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下列不能采用的是 ( )
A.通过人大代表反映 B.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C.通过媒体进行监督 D.采用贴大字报的方式进行监督
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14—15题
14.在我国经济的大舞台上,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
A.国有经济 B.外资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③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龟兔赛跑新传”——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到了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实现了双赢。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②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的
③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④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2008年7月6日至10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先后到山东、苏州等地调研。他在调研中一再指出,一定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民生。加快建立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民生 ( )
①能彻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②能够使贫困人口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③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保证④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目前,一个新的词汇——“中国和平崛起”,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平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这表明 (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
③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8年10月25日至28日,神舟七号飞船绕天飞行实验成功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从而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据此回答19—20题。
19.太空行走的成功实现表明:
A我国已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B我国已经实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C我国在所有科技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
D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20.神舟七号绕天飞行引起了党、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亲临发射和监控现场观摩并发表重要讲话。这表明:
A我国正在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B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1.翟志刚作为我国第一个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在神五、神六飞船绕天飞行时作为预备队员却未成形,但他不气馁,而是继续刻苦训练。在“神七”飞天时,他终于成为我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实现了个人的飞天梦。他的成功表明,通向理想的道路:①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② 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③ 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④需要作出规划,逐步实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2.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①:保证所有公民直接参政议政 ②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④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开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后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国家这样做:
A可以从根本上遏制白色污染 B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C表明保护环境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D表示治理污染是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
二、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计24分)。
24.“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党、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伸出了热情援助之手,使遭受地震灾害地区的人民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温暖,并很快走上了灾后重建的快车道。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这次地震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请问中华民族的
民族精神是什么?2
(2).这种精神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集中体现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来概括)2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3
25.时间跨越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年届“而立”。200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庆祝大会,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观看了现场直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从10个方面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了阐述。同学们听了报告后决心发奋学习,为我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共建美好明天。
列举两个从1978年到2008年三十年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7分)
26.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翻,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1)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关注“三农”问题,你知道“三农”具体指什么?(2分)
党中央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2分)
(2)“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2分)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分)
(3)党“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思想?(两点,2分)
(4)要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翻”的目标,你有什么具体可行的“金点子”?(两点,2分)
|
|